【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自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實施以來,走到哪里都需要佩戴口罩,給熱衷使用“刷臉”支付方式的用戶帶來了很大困擾。口罩遮擋之下,人臉識別功能儼然成了“雞肋”。近日,微信即將棄用刷臉支付改用刷掌支付的消息傳得滿天飛,大部分網友對此表示期待,還有部分網友則表示擔心使用安全問題。
隨后,微信官方出面澄清,稱目前暫時還沒有應用刷掌支付的計劃,僅僅只是內部技術預研,也并未開啟測試。雖然微信否認即將開啟刷掌支付,但是從其對刷掌支付的技術研究動作來看,以后在刷臉支付設備上加入刷掌支付功能也是極有可能的。
掌紋識別vs人臉識別
刷掌支付與刷臉支付,雖是兩種不同的支付方式,但二者背后支撐的技術分別是掌紋識別和人臉識別,都是生物識別方式中的一種,所以從本質上來看,二者的屬性是相同的。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識別的部位不同,刷掌支付識別的是掌紋信息,而刷臉支付的是人臉信息。下面給大家講講掌紋識別與人臉識別的優缺點。
1、掌紋識別
優勢:掌紋識別,只需揮手掃描,便可對手掌結構和內部特征進行識別,是一種識別速度更快、識別準確度更高的非侵犯性識別方法,能獲得更好的安全性和使用體驗,比人臉識別更適應如今的疫情時代。
弊端:一是掌紋本身容易受損,二是隨著年齡和生理狀態的改變,掌紋中的靜脈、軟組織等結構也可能發生變化,所以其永久性和唯一性還有待考證。
2、人臉識別
優勢:人臉識別,利用人體特征具有不可復制的唯一性進行身份驗證,具有非接觸性、識別快、準確率高等優勢,為用戶和商戶帶來了諸多便利。
弊端:由于人臉識別功能需要對人臉輪廓,包括眼睛、嘴巴、鼻子、臉部等生物特征進行檢測和特征提取,戴上口罩后,人臉識別系統無法全面識別面部信息,導致該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此外,人臉識別還存在易變性,化妝和整容導致面部發生改變,會使防偽唯一性降低。
“刷臉”會被“刷掌”取代嗎?
佩戴口罩,無法進行人臉識別,而脫下口罩,又將面臨病毒感染風險。在疫情大環境影響之下,部分用戶選擇回頭使用指紋或密碼支付,“刷臉”支付逐步遇冷,面臨著階段性業務萎縮危機。近日,“微信將推出刷掌支付”話題沖上熱搜,使“刷掌”再次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和熱議。其實,刷掌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9年,亞馬遜就曾應用這項技術發明非接觸式掃描系統。
作為近幾年提出的一種較新的生物識別技術,掌紋識別技術對隱私更為友好,比人臉信息更容易讓人接受,比指紋識別更安全。那么,“刷臉”會被“刷掌”取代嗎?由于掌紋識別技術起步較晚,在我國尚處于學習和借鑒階段,目前在市場上比較冷門。而人臉識別自2014年從理論走向應用,至今技術已經趨向成熟,廣泛應用于安防、金融、智能手機等行業,擁有較大的市場規模和穩定的用戶。所以,刷掌技術想取代刷臉技術,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結語:刷掌支付基于對手相和手掌靜脈分布圖的識別,安全性更高,在無法使用刷臉支付的情況下,刷掌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替代選擇。刷掌和刷臉這兩種支付方式,你pick哪一種呢?歡迎留言告訴小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