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是手機的兩種主要解鎖方式,不管是在日常工作中還是在公共場所,我們都會用到。
但當我們解鎖手機時,我們會考慮以下這幾種因素。解鎖速度,防誤觸性能,使用場景多樣性,識別手段寬容性,安全性。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對手機解鎖方式的選擇。
用戶角度:人臉識別Or指紋識別?
在解鎖速度方面,人臉識別需要內部系統進行識別解鎖,但指紋識別能夠立馬解鎖,速度還是會快些。
對于防誤觸功能的使用,指紋識別只要碰到相應位置,就直接能解鎖,但是人臉識別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防誤觸的產生。
在使用場景多樣性下,識別性能仍待提升。當手機上沾有異物,水漬等時,我們不能立馬進行解鎖,戴著手套也不能進行。
再說人臉識別,我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面部解鎖,但是如果角度不對,距離不在范圍內,也不能按時解鎖。雖然有些情況下可以戴口罩進行面部識別,但是當光線較弱,臉部燈光不充足時,我們并不能準確識別面部。
我們再來看看識別手段寬容性,指紋如果不受到特殊損害,一般來說不會有變化。相比而言,人臉識別的寬容性就沒有那么高了,如果戴上墨鏡,臉部包裹起來也不能進行有效識別,再整個容,能識別出來就怪了。
安全性上,也是我們較為看重的。指紋解鎖也不能允許他人隨意解鎖,如果戴上個指紋套就能輕易解鎖,也未免太容易了。人臉識別也有被忽視的地方,如果遇上雙胞胎,那么就有可能輕易被解鎖,根本就分辨不出來人。
從上面可看出,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各有千秋,使用哪種方式取決于用戶傾向哪個方面。
除了用戶層面,技術角度也決定著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的特性。識別精確度,技術水平,技術普及率,應用前景也是四個重要的衡量維度。
技術角度:人臉識別Or指紋識別?
首先在識別精確度方面,人臉識別采用的是面部數據建模,建立人臉各部分數學模型,進行匹配,但是受限較多;指紋識別是基于指紋紋路特征,更加穩定,也不易發生改變,因此識別準確率上指紋識別更高。
其次在技術水平上我們可以進行對比,目前人臉識別技術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真實應用案例較少,技術上也對現有問題沒有解決,蘋果手機的刷臉識別表現如何還要看后續表現;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成熟,功能更加細致化,有活體識別、光學指紋頭、半導體指紋頭等成熟生產工藝。
我們可以看下普及程度,無論是手機還是門鎖的識別方式,指紋識別已是主流方式,人臉識別應用案例極少,在智能鎖領域,指紋鎖依然占據著霸主地位。
最后在應用前景上,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識別技術逐漸趨向于高端方式,方便快捷,無需接觸,直達高效的識別方式才會更深入人心,人臉識別能夠直接進行比對,就能檢測出被采集者的信息,因而應用于實際場景也會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從上面可以看出,指紋識別在技術方面依然占據著優勢。
雖然人臉識別也會逐漸發展到成熟階段,并廣泛應用于實際工作生活中,但就目前來看,指紋依然是一個主流方式,并且可以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