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得益于5G商用、技術、應用等多方因素推動下,物聯網發展步伐加快,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物聯網可以說是受到了全產業鏈的關注,傳統安防企業、互聯網、手機、家電廠商等巨頭們,從智能監控、智能音響到智能汽車,無一不在爭奪由物聯網構造的未來入場券。
此外,政策積極推動、產業鏈日漸成熟也將實現物聯網在更多領域落地應用,未來幾年市場有望保持高增長態勢。
物聯網賦能各行業智能化,市場前景向好發展
就當前技術和市場趨勢來說,物聯網已在安防、智能家居、車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等行業落地應用。
和而泰副總裁曾公開表示,前幾年業內很多企業對物聯網行業仍處于觀望狀態,然而近年來幾乎被市場推著走。顯而易見,物聯網技術日漸成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智能化滲透率也逐步上升。
其中,物聯網賦能安防行業很好地解決了傳統人防的弊端,能夠高效率實現區域入侵檢測報警、現場視頻監控和錄像取證。另外,技防結合人防,有助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提高建筑物安全管理等級,從而規避潛在威脅、節省人力物力。截至目前,得益于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安防行業的視頻監控領域正從“看得見、看得清”進入“看得懂、不用看”階段。
與此同時,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帶動了終端數量的爆發式增長。在智能家居領域,物聯網能夠根據家居類產品的位置、狀態分析其變化特征,并做出相應的反饋。綜合來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可分為單品連接、物物聯動和平臺集成三個階段,目前大都智能家居廠商正處于單品連接向物物聯動的轉變階段。
智慧城市是新時代背景下全新的城市建設理念,物聯網是實現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物聯網、云計算等新型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提升了城市的“智慧化”,在提高城市服務的質量、性能和互動性方面也起到了利好作用。目前來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水力電力管理、城市交通、電子政務等系統正不斷實現現代化。
從應用落地來看,物聯網為各行業注入創新活力,并推動產業朝向數字化發展。在5G商用推進的拉動下,物聯網產業高速發展,應用場景也相繼涌現,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智慧交通等領域持續拓寬,市場前景廣闊。
三大核心技術推動產業發展,未解難題仍需關注
從市場發展來看,萬物互聯是大勢所趨;從技術角度來看,物聯網涵蓋傳感、通信和計算三大技術。
首先,從感知層說起,物聯網信息的產生得益于傳感技術的感知能力。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產業的關鍵器件,賦予終端會聽、會說、會看的能力,目前,傳感器產品的研發比較看重低功耗指標,以便實現一次部署、永久使用。另外,為促進物聯網的規模化應用,低成本也是傳感器研發的重要方向。
如果說傳感技術是“感官”,那通信技術就是“神經”。物聯網感知層產生的數據由通信技術提供的傳輸通道,實現信息的可靠傳送,以太、無線和移動網等相關通信技術保證了物聯網數據信息傳輸的可靠性。
感知層收到通信技術傳輸的海量數據后,需要經過計算機技術才能完成存儲和處理工作,從而做出智能決策。隨著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與融合,更先進的云計算技術應運而生。在物聯網領域,云計算技術為海量數據的存儲提供平臺,數據挖掘技術、數據庫技術則為數據處理分析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物聯網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和融合的產物,其也推動不同的信息技術相互連接。“萬物都有兩面性”,物聯網產業“展翅高飛”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未解難題。
有調查研究表明,全球超過一半的業務高管認為安全性是物聯網發展的最大阻礙。另外,全球范圍內還暫未出現統一的物聯網核心架構、技術接口和協議規定,且物聯網建設成本較高。
過去幾年,物聯網實際落地應用逐漸多樣化,影響力也越來越廣,但在國內的大體量和現存痛點面前,物聯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芯片決定產業發展高度,模組廠商迎來利好
隨著物聯網賽道走向成熟,目前賽道上含芯片、模組、控制器、終端和物聯網平臺等細分領域。物聯網芯片又分為通信、安全、AIOT、身份識別和AI芯片等,當下,從大環境來看,無論哪個行業,芯片國產替代曙光均已初現。
在物聯網的生態體系中,芯片可以說是產業鏈的基礎和核心,不同品類的芯片,如傳感器、存儲器、電源管理元件等對應的芯片構成了傳感層硬件的基礎。由此來看,芯片的核心技術、芯片的產品品質決定了物聯網發展的高度。
相較于傳統芯片,物聯網芯片對靈活性和技術的要求更高,同時也更加注重應用場景的針對性。對物聯網芯片用戶來說,其需要的不僅是單一的芯片產品,完善的解決方案更能解決實際問題。
公開數據顯示,國內物聯網市場在2020年規模就已達到1.6萬億元,未來幾年也將持續增長,同時,國內物聯網芯片市場規模也保持增長。然而物聯網產業下游應用碎片化,下游應用產品出貨規模難達千萬,一定程度決定了芯片定制投入的高成本。
從國產芯片推進情況來看,海思、紫光展銳、移芯通信等本土芯片企業已與主流模組廠商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布局物聯網領域。
物聯網加速發展下,國內模組廠商迎來巨大發展機遇,同時,海外模組龍頭市占率下降,本土廠商迅速搶占市場。廣和通、日海智能、移遠通信等國內廠商在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市場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其次,政策推動物聯網向NB-IoT/4G/5G發展,國內三大運營商重點布局物聯網業務,連接數領跑全球蜂窩物聯網賽道。在此基礎上,國內通信模組優勢持續放大。
另外,在芯片荒和國產替代的浪潮下,國產企業加大備貨力度,相關證券機構指出,國產芯的崛起將利好本土模組產業鏈。
當下,物聯網芯片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細分領域下的通信、安全、AIOT、身份識別和AI芯片市場滲透率將不斷提高。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物聯網芯片無需特別先進制程的特點,意味著未來物聯網芯片行業的競爭將十分殘酷,硬件獲利的方式也不再具備優勢。
總結
在5G商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下,各行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物聯網產業也由此迎來黃金發展期。
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已經入局的玩家來說是難得的機遇,但如前文所說,機遇往往與挑戰并存,誰掌握核心的芯片技術,誰就能擁有市場話語權,另外,強大的研發能力和豐富的落地應用也是核心競爭力。
總之,產業的基礎在于終端,終端的命脈在于芯片。只有國產芯片企業強大起來,國內物聯網產業才能發展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