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物聯網通過互聯網將各種設備連接起來,這些設備可以在物聯網中共享數據。物聯網有利有弊——雖然物聯網設備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和輕松,但在另一方面,這些智能連接設備也會帶來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
物聯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就是消費者在物聯網安全準備就緒之前以及在設備本身符合安全標準之前就快速采用的原因。這些物聯網設備在傳感器和處理器的幫助下生成大量數據,然后通過物聯網網關或其他連接設備共享。這些設備將會產生大量數據,但也會出現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
根據調研機構的調查,目前全球市場上有300億臺物聯網設備。Statista公司預測,到2025年全球采用的物聯網設備將超過750億臺,市場規模將達到1.1萬億美元左右。到2025年,這些設備產生的數據量將達到79.4ZB左右。
很多企業已經接受物聯網,并期望物聯網技術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好處,但卻很少關注物聯網面臨的網絡安全威脅。
物聯網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挑戰
物聯網越來越融入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是它也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風險,并且正在急劇增加。網絡攻擊者正在開發新的方法來應對企業采取的安全措施。網絡攻擊者致力于訪問和獲取企業和個人的敏感信息,造成混亂和損失。網絡攻擊事件在未來將變得更嚴重和更頻繁,并且受害者無法預測從哪里受到攻擊。
網絡安全廠商和用戶需要采取快速行動來應對此類事件,但防病毒軟件、IPS、ID等措施對于阻止黑客攻擊的作用不大。以下介紹有關如何減少網絡攻擊的一些安全解決方案。
物聯網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和戰略
由于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許多現有的IT安全解決方案都與物聯網兼容。許多研究人員建議使用新方法保護物聯網設備,以下是改善物聯網安全性的多項建議。
(1)數據加密:為保障用戶隱私,防止物聯網數據泄露,需要對物聯網設備和后端系統之間的靜態和傳輸數據進行加密,以及采用標準密碼加密算法和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2)物聯網PKI安全方法:使用公鑰物聯網基礎設施安全方法,如X.509數字證書、加密密鑰和生命周期容量,其中包括公鑰/私鑰的生成、分發、管理以確保物聯網設備和應用程序之間的安全鏈接。
(3)物聯網安全分析:為了檢測對物聯網設備的攻擊和威脅,可以使用物聯網安全分析,這與防火墻等傳統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不同。
(4)認證/驗證物聯網設備:為物聯網設備引入多種用戶管理功能,如雙因素身份驗證、數字證書和生物識別技術,使用戶能夠驗證物聯網設備的安全。
(5)API安全方法:確保只有經過批準的開發人員、應用程序和設備才能使用API或識別針對特定API的威脅和攻擊。還可以使用API安全方法來確保應用程序、物聯網設備、使用基于REST的API的軟件之間數據移動的完整性。
(6)物聯網安全分析:為了檢測對智能設備的攻擊和威脅,可以使用物聯網安全分析,這與防火墻等傳統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不同。
(7)物聯網硬件測試:應該建立全面的測試框架來確保物聯網硬件的安全。這包括對物聯網設備的范圍、功能和延遲的嚴格測試。物聯網設備制造商還需要在不影響功耗的情況下升級他們的安全措施,這是因為這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高昂成本,考慮到當前市場上可用的物聯網設備價格低廉且一次性使用,其配備的電池電量很低。制造商應使用各種第三方模塊和組件對這些設備進行大規模測試,以便物聯網應用程序正常運行。
(8)不要倉促推出物聯網設備:為了跟上競爭對手的步伐,物聯網設備制造商倉促推出物聯網設施,而沒有關注安全性、更新和補丁。從長遠來看,這對其物聯網設備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9)物聯網安全威脅:制造商和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必須了解最近出現的物聯網安全威脅和漏洞,以確保物聯網設備和應用程序的安全。這些制造商和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應使用適當的退出計劃為安全泄露事件做好準備。
(10)安全的物聯網應用程序:在設計任何物聯網應用程序之前,開發人員必須對其應用程序的安全性進行廣泛的研究,并努力確保用戶界面和物聯網應用程序的安全性之間的最佳平衡。開發人員應該遵循上述所有物聯網安全措施,并重視開發物聯網安全方面的應用程序。
采用物聯網安全解決方案的要點
數字公司需要適應物聯網相關模式可以帶來的商業優勢。但是應該承認,這些設備為網絡*分子提供了網絡攻擊的優勢。
企業需要遵循網絡安全標準,通過制定安全策略來確保設備安全。企業還必須在其供應鏈中采用和構建行為準則,通過制定安全策略和遵循網絡安全標準來使物聯網設備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