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近日,智慧城市領域喜訊頻傳,《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與《智慧城市設備聯接管理與服務平臺技術要求 》兩大政策重磅出臺,既為未來15年我國標準化發展設定了目標藍圖,也為智慧城市總體布局指引了明確的方向。自此,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能網聯汽車等多個領域,都將迎來更為健全的標準化建設。
隨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貫徹實施,各地政府將智慧城市建設寫入2021年首要發展任務,積極部署籌謀,正式翻開了“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智慧城市新篇章。眼下,智慧城市建設日漸升溫,很多城市正在建設或規劃建設智慧城市,但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城市各部門各系統獨立建設、條塊分割,形成了各類“數據孤島”,標準化體系建立迫在眉睫。
“標準化”對智慧城市發展意義重大
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標準化,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市要素智慧互聯、實現城市資源共享、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都需要標準化來支撐。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包括總體標準、感知控制層標準、網絡傳輸層標準、數據層標準、服務支撐層標準、應用服務層標準、安全標準、管理標準。
行業發展,標準先行,推進智慧城市標準化發展意義重大。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讓智慧城市‘神經’網絡實現統一、協作,即通過聯接與交互將不同設備在智慧城市的大腦與肢體之間形成高度響應的機體;
2)能夠通過標準的力量,吸引到一大批創新企業實現智慧城市合作生態繁榮;
3)能夠統一業界對智慧城市的發展認識,為后續推動我國智慧城市管理、評價等國家標準向國際標準轉化奠定基礎。
智慧城市建設方向愈發明晰
在智慧城市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的同時,我國陸續推進智慧城市試點發展,截至2020年4月初,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試點數量已經達到290個。雖然,全國兩百多個城市都提出了各自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但各地的理解和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并不利于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建設,因此制定一個統一的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尤為必要。
城市系統的互聯互通急需標準化接口,以標準化建設智慧城市,才能讓各個“細胞”組合成一個真正“智慧”的大系統。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明確提出開展城市標準化行動,健全智慧城市標準,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一幅全新的智慧中國圖景正在全面鋪開。未來,從住房、物業服務,到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以及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領域,都將推進完善的標準化建設。
《智慧城市設備聯接管理與服務平臺技術要求》的出臺,更是明確規定了智慧城市運營中心的建設框架及要求、數據基礎與來源等內容,適用于智慧城市設備聯接管理與服務平臺項目的規劃、建設、運行和維護,為指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建設工程標準和應用標準提供了有力依據。
結語: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離不開政府的推動,更離不開政策的指引。隨著《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及《智慧城市設備聯接管理與服務平臺技術要求 》出臺,標準化大局已定,智慧城市建設方向愈發明晰,帶領城市朝著高質量發展藍圖邁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