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焦點新聞】4月,隨著元宇宙、數字政府、數字鄉村等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智能交通、智慧物流、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迎來發展春天,推動2022年智慧城市建設更進一步。接下來,智慧城市網為您呈現2022年4月智慧城市領域的精彩要聞!
1、首個智慧城市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4月1日,國家標準GB/T41150-2021《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城市建立智慧城市運行模型指南》正式實施。該標準分8個章節和2個資料性附錄,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等12家單位共同起草,在指導智慧城市頂層設計、規范技術架構、促進融合應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查看詳情>
2、智慧城市相關展會全面延期
4月,根據主辦方通知,所有展會已經全面延期!進入四月,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不斷出現的新增病例,不僅給百姓生活帶來不便,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業經濟的發展。以會展行業來說,受疫情影響,2022年全國會展行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全國展會基本處于停擺狀態。<
查看詳情>
3、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元宇宙10條”出臺
4月6日,廣州市黃埔區正式發布《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元宇宙創新發展辦法》(以下簡稱“元宇宙10條”),該政策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元宇宙專項扶持政策,聚焦數字孿生、人機交互、AR/VR/M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等多個領域,將推動元宇宙相關技術、管理、商業模式的產業化與規模化應用,培育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查看詳情>
4、安防企業護航方艙建設打響智慧防疫戰
4月7日消息,眼下,全國本土確診病例急速上升,疫情防控正處于緊要關頭,醫療資源急需擴容,快速推進方艙醫院建設刻不容緩。作為疫情防控救治的“大功臣”,方艙醫院正迎來武漢方艙醫院閉館后的最大規模建設。安防企業守望相助,吹響“科技戰疫”的沖鋒號角,為疫情防控貢獻科研成果及技術物資,展現了硬核科技力量。<
查看詳情>
5、大華股份與恒鋒信息圍繞智慧城市達成合作
4月7日消息,大華股份與恒鋒信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智慧城市、文教衛等行業領域展開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智慧物聯產業發展升級。恒鋒信息總裁歐霖杰、副總裁陳朝學,大華股份高級副總裁朱建堂、國內營銷中心集成客戶發展部總經理楊宏等雙方領導出席簽約儀式并見證簽約。<
查看詳情>
6、《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出臺
4月13日消息,《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出臺,明確提出打通堵點、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意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明確了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為今后一個時期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行動綱領。<
查看詳情>
7、《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出臺
4月21日消息,2022年是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十四五”規劃全面實施的關鍵一年,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打造數字政府成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一道“必答題”。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圓滿召開,《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為“十四五”時期數字政府建設指明了方向。<
查看詳情>
8、五部門印發《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
4月21日消息,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工作要點》部署了10個方面30項重點任務,并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新的更大進展。數字技術有力支撐農業基本盤更加穩固,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夯實。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5G網絡實現重點鄉鎮和部分重點行政村覆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超過60%。鄉村數字經濟加速發展,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穩步提升,農產品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4300億元。<
查看詳情>
9、華為召開第19屆全球分析師大會
4月28日,在第19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發布了業界首個面向行業的5G室內定位商用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解決了在復雜場景下定位難、增加信標部署等工程難題,可提供1~3米@90%的精準定位能力。同時,通過開放標準化接口,有效支撐對接行業應用,為企業提供高可靠高安全、差異化本地部署的5G定位端到端解決方案,為5G賦能行業數字化注入新動能。<
查看詳情>
10、狄耐克成立17周年,品牌戰略再升級
4月29日,是狄耐克成立17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狄耐克廈門總部在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繆國棟先生的帶領下,舉行了十七周年慶生儀式。為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狄耐克圍繞“洞察、創新、專注、堅持、共贏”的DNAKE企業價值觀,對品牌LOGO進行升級煥新。<
查看詳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