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焦點新聞】水作為人類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孕育著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治國必先治水”,自古以來,治水就是國家治理的永恒話題。進入6月,隨著梅雨季的到來,防汛抗洪形勢日趨嚴峻,給流域治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近期,隨著江蘇秦淮河、江蘇太湖、青海湟水、廣西大藤峽工程等多個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項目通過水利部審核,數字孿生流域正迎來大規模建設,為我國智慧水利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治水變“智水”,推動流域管理新變革
日前,水利部正式向全國126家相關單位發放“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證書”,數字孿生流域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數字孿生技術正在為流域管理帶來新的變革。那么,數字孿生流域是什么?在水利建設中有什么作用呢?
建設數字孿生流域是水利部一項重大的決策部署,是指通過數字化方式創建河流湖泊的數字版“克隆體”,然后對物理流域全要素進行虛擬動態仿真,借助歷史數據、實時數據、算法模型等,實現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從而達到提升感知監測、流域防洪、城市排澇等能力,推動地區水利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的目的。
政策持續發力,迎來大規模建設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大背景下,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促進經濟穩增長,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同時,2021年對于智慧水利領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里,智慧水利相關政策和文件密集出臺,為“十四五”時期智慧水利發展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關于大力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期間推進智慧水利建設實施方案》,還有同步印發的《智慧水利建設頂層設計》《“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設規劃》等系列文件,明確了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責任單,并且多次提及“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工程”以及相關要求。
邁入2022年,作為水利網信工作的重中之重,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已成為推進智慧水利建設的核心與關鍵。2月21日,隨著《水利部關于開展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工作的通知》印發,數字孿生流域先行先試工作正式啟動,計劃用2年時間,在大江大河重點河段、主要支流開展數字孿生建設先行先試,在重要水利工程開展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先行先試。
隨后,全國各級水利管理部門便相繼將數字孿生流域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議程,依托先行先試項目,加速推進數字孿生全流域推廣建設。自5月18日以來,水利部網信辦聯合各流域管理機構,已完成全部56家先行先試單位94項任務的數字孿生流域(水利工程)建設先行先試實施方案。
前景看好,數字孿生+水利大有可為
區別于傳統水利工程,數字孿生流域基于水利信息基礎設施,利用視頻孿生以及傳感、定位、遙感等技術,實現全流域洪水、區域澇水動態超前預報,山洪災害由“監測預警”轉變為“預報預警”以及區域水利設施聯合調度運行。
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是今年經濟穩增長的一大重要方向。隨著各地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項目的有序推進,已初顯成效,為智慧水利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據相關機構的測算,2022年我國水利信息化市場將達到368億元規模,其中主要來自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根據水利部規劃,2020-2022年將重點推進150項重大水利工程,總投資1.29萬億元,數字孿生+水利大有可為。
結語:數字孿生與傳統水利建設的深化融合,為新階段智慧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在水利部的積極部署下,伴隨著數字孿生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必將迎來新高潮,為新階段智慧水利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