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智能家居】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帶有智能家居標簽的產品和未來的家居環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炒作,不過智能家居也變得越來越成熟。
10年前,通過手機遠程控制家中的燈光、恒溫器和安全系統似乎是最先進的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場景。而在當下,此暢想已經不僅僅存在于想象中,而是很輕松就可以獲得的智慧生活體驗。
其實,隨著近些年消費者對于品質生活追求的開始,大家對于居家生活中充滿智能的元素已經成為常態化思想,對于個性化、場景化、品質化,全屋智能的需求也越來越明確,所以當下家電產品的發展也越來越趨向具有高端、品質、智能、場景等標簽。
NO.1 智能家居將向全場景延伸
IDC FutureScape認為,智能家居平臺生態的發展將更多融合車載、移動、辦公等多個空間場景的布局,構建全場景智能連接,為下一代人機交互和智能設備的演進積累資源。
物聯網市場的碎片化與差異化一直存在,一方面構建了百家爭鳴的生態結構,為更多企業創造了深耕不同細分領域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端-邊-管-云”側的企業為上層行業應用提供定制化服務的同時,應用側也在積極尋求互聯互通與場景協同,從而向全場景智能過渡。在to C領域,消費者對于智慧化的需求也早已不局限于割裂的單一場景,而是向完整的“智慧生活”過渡,將“用側”的不同行業串聯成一張“智慧網”,從而構建全場景智能連接。
換言之,隨著移動通信、車聯網、遠程辦公、智能穿戴以及智能家居日趨成熟,辦公、家居、移動等不同場景之間的界限也將變得不那么清晰。
同時,當智能家居向智慧生活延伸時,業內喋喋不休的“入口”之爭也出現了新的答案。隨著智能網聯車、AR/VR設備的迭代,加之辦公PC與智能手機之間的協同更加流暢,汽車、眼鏡、智能手表、電腦等都有可能成為全場景智能的入口。
NO.2 全屋智能發展走向快車道
數據顯示,在智能家居市場中,中國占據全球45%-55%消費份額,目前,我國的智能家居產業規模已超千億元,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當下,全屋智能之所以能成為智能家居行業的主流趨勢,原因有二:
其一便是前文提到的消費者端,在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逐漸成熟的時代,智能家居、AIoT、全屋智能、智慧生活等理念已經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
其二,全屋智能時代擁有普世科技的支持。全屋智能的本質是通過AIoT等技術手段,搭配相應場景的家電產品組合,實現智能單品之間的互通,從而為消費者提供便捷、智能、舒適居家體驗。
擁有物聯網浪潮的支持,又擁有無數智能單品的加持,全屋智能的定制化場景體驗呈主流趨勢,智能家居從以往的單品智能邁入可以互聯互動的全屋智能時代,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智慧生活已經到來。
除此以外,盡管目前的智能家居行業仍面臨著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壁壘等情況,但是相應的也有差異化、品牌融合的大趨勢,對用邁入智能生活提供了不小的保障。
NO.3 智能家居隱私保護提升
智能家居平臺將逐步通過數據分層的方式優化隱私保護和服務效率間的關系,高效協調本地與云端算力分配,身份識別、激活喚醒等信息處理將在本地完成,簡單高頻語音交互將無需喚醒詞。
誠然,家居場景不同于辦公、安防、醫療等領域,私密性極強,但同時也是終端最多、最容易遭受攻擊的場景,所以,數據處理本地化需求逐漸提升。
智能家居平臺將逐步通過數據分層的方式優化隱私保護和服務效率間的關系,高效協調本地與云端算力分配,身份識別、激活喚醒等信息處理將在本地完成,簡單高頻語音交互將無需喚醒詞。
誠然,家居場景不同于辦公、安防、醫療等領域,私密性極強,但同時也是終端最多、最容易遭受攻擊的場景,所以,數據處理本地化需求逐漸提升。
如今,包括科大訊飛、虹軟ArcSoft在內的企業已經成功實現了離線人臉識別與命令詞識別,可以完成身份識別、語音喚醒等基礎的信息處理。
結語
智能家居行業經過多年的完善與沉淀,加上現階段大眾對于智能家居認知度的提升、產品需求量越來越大,整個行業的熱情也隨之水漲船高。未來,智能家居行業將由單一產業鏈的整合,轉變為各個生態圈之間的融合發展,在互聯互通浪潮與跨界企業充分延伸合作下,智能家居市場將遍布機遇!
家居智能化的目標是為用戶提供一個更加舒適、安全、高效率的生態環境。下一階段,智能家居生態將根據收集、整合的數據,對家庭的各個成員提供個性化、增值化服務,打造“千人千面”的智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