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近日,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F如今,養老問題正日趨成為國家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難題。得益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產品及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
據統計,我國現在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平均余壽數是20年;預計到205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平均壽命將增加27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日前表示: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規模日益增大、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當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隨著老年人口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給公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等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小的挑戰,應對任務很重。目前來看,人口結構老齡化趨勢的背后,是急速增長的養老生活服務需求。
近年來,多地加快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將發展智慧養老擺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建立起智慧養老管理平臺、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養老信息網等,讓智慧養老健康服務觸手可及。
在臺州各地,智慧、先進、方便的養老模式正方興未艾。各地依托中央廚房和助餐點,打造線上點單、線下送餐的服務模式,目前全市已形成城市社區15分鐘送達、農村地區30分鐘送達的智慧送餐服務圈,助餐點位增加至1187個。
除此之外,通過利用物聯網、視頻監控、GPS等信息化技術,對接智慧消防、智慧電力等系統,對全市養老服務展開全流程、全天候監管......讓老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數字化平臺帶來的便捷和提供的安全保障。
再比如,中都街道打造了“智慧社區”場景應用,充分發揮“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機制優勢,構建具有地域特色和高科技屬性的數字化、人文化、公益化居家養老生態圈;鋼城街道利民社區結合轄區為高齡老人提供現代智慧養老服務,如配備了智能手表、攝像頭和門磁等設備等,切實保障老年人安全。
在老年人口規模日益增大、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依托智能養老產品和互聯網信息平臺為載體的智慧養老正在成為破解養老問題的有益實踐。在老人們便捷、放心養老的背后,離不開平臺監管和產品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升。
對于養老機構來說,需要從基礎設施、軟件和智能養老產品等各方面齊頭并進,才能提供更完善的智慧養老服務;而智能終端產品生產廠家要緊跟市場需求,不斷豐富產品及其功用,讓更多老年人搭上智慧養老快車道,收獲晚年的幸福和安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