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春風和暢,暖意漸濃。連日來,全國各地水運項目建設現場,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的要求,各地水運建設項目緊盯目標任務,緊扣關鍵環節,搶抓黃金施工期,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強烈的使命擔當,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吹響了工程建設“奮進曲”。
緊鑼密鼓忙施工 跑出建設“加速度”
農歷歲末年初,廣西平陸運河馬道樞紐項目現場,寒風仍在山坳間呼嘯,彩旗獵獵作響。挖掘機、旋挖鉆機在山體上轟隆爭鳴,大型土方運載車在山坳間來回穿梭。工地上,“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標語十分醒目。
這是全國各地重大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全國各地水運工程已實現全面復工,其中部分工程在春節假日期間也保持了良好運轉。在各工程現場,建設者們緊張忙碌,爭分奪秒為高質量完成全年建設任務開好頭、起好步。
在南方,平陸運河施工現場,1400多名施工人員春節期間奮戰在平陸運河項目一線。經過艱苦奮戰,自去年8月28日開工以來,馬道、企石、青年三大樞紐一期工程已累計完成土石方開挖2600多萬立方米,平陸運河三大樞紐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較原定工期提前13天左右,為加快推進平陸運河二期工程全線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中部,安徽省引江濟淮航運工程春節七天不停工,持續加快建設7座船閘、4個航道等續建項目,同步推進涵閘、跨渠橋梁、管護道路等相關配套工程實施。今年以來,共完成投資2.8億元,超計劃47.37%,跑出新年第一個“加速度”;合裕線航道“通江第一閘”——裕溪船閘建設現場,全體建設者凝心聚力,秉承“搶工期、趕進度、保目標”的原則,放棄了春節休息,在施工現場掀起了大干熱潮,全力以赴,開足馬力向10月份通航目標不斷前進。
在北方,天津市港航局年前組織協調項目做好計劃統籌工作,年后立即開展現場辦公,最大力度保障項目的順利復工。截至1月底,天津水運重大項目均已全部復工。目前,天津市港航局正在全力推動在建水運重點項目提速增效,全力確保天津海洋裝備制造項目碼頭二期工程、天津港匯盛碼頭西側集裝箱堆場工程、天津港大港港區10萬噸級航道提升等一批新建項目盡早開工。
促生產、抓經濟,同時堅持不懈抓安全。各地始終保持安全生產高壓態勢,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和專項治理,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在長江上游朝涪段、涪豐段整治工程,施工單位圍繞“火工品管理”和“爆破作業施工”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與重慶市有關部門建立聯合共管機制,推行爆破作業專項風險評估、嚴格落實爆破監理和爆破作業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責任制,實現了火工品與爆破作業規范管理。
在平陸運河,施工單位對項目所有的高邊坡都開展專項風險評估,并根據風險評估報告中結論和建議指導高邊坡專項施工方案。同時,對項目所有高邊坡開工之前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條件核查,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才允許施工。
在岷江龍溪口航電樞紐工程,四川省港投集團岷江公司壓緊壓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邀請專家開展春季施工專項檢查和安全專題教育培訓,1月以來開展安全檢查25次,筑牢工程建設的安全防線。
集中精力抓項目 全力爭創“開門紅”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洋浦國際智慧供應鏈中心項目實現全面復工,近100名管理人員和工人迅速到位,搶抓晴好天氣,在各自的崗位上埋頭苦干。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今年是海南省推進自貿港封關運作的關鍵之年,洋浦港各單位比學趕超,鉚足干勁、開足馬力,擂響“開春戰鼓”。
洋浦國際智慧供應鏈中心項目辦公樓、宿舍樓的主體結構已完成,正在進行裝修施工。1號倉庫預計今年4月份試運行,2號、3號、4號倉庫正在按原計劃穩步有序推進,預計一季度可完成投資額3900萬元。
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也是服務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的一項關鍵工程。項目僅用短短一年的時間順利獲批,創造了又一個“海南速度”。
海南逸盛洋浦蓮花山臨港石化物流園碼頭改擴建工程,參建單位加班加點,搶抓進度,截至目前,5#、6#泊位灌注樁累計完成51.6%,碼頭構件預制累計完成97%。
一日不再晨,時光不待人。大家比干勁、比速度、比質量、比服務、比成效,力爭把一張張“作戰圖”“施工圖”變成“實景圖”,形成項目建設合力,助力自貿港建設。
“圍繞推動構建完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我們將適度超前開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重點水運建設項目作為水運聯網、補網、強鏈的重要抓手,把穩信心的精氣神聚焦到項目上,把穩增長的著力點集中到項目上,不斷推動各地加快水運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與洋浦港類似,在水運“十四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皖江水運拿出了“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先”的奮斗姿態,重點水運項目紛紛提速建設。
在淮河航道臨淮崗復線船閘工程,通過梳理重點難點工作環節,優化調整施工方案、精準組織調遣設備,壓茬推進各項工作。
在引江濟淮二期工程蜀山復線船閘、東淝河一線船閘等項目,項目單位周密部署,初七剛過,參建單位人員和設備均已第一時間到崗到位,續建項目已全面開工,工程建設如火如荼,鉚足干勁全力沖刺兔年首季度“開門紅”。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國在建重點水運項目約513個,總體復工率100%,自年初累計完成投資23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投資完成率增長29.7%。工程的順利推進,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提供了有力服務保障。
以工代賑暖人心 授人以漁惠民生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以工代賑工作。交通運輸部制定了《關于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領域做好以工代賑推廣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大、受益面廣、帶動能力強,吸納當地群眾就業潛力大的特點,促進工程所在地群眾增產增收。
平陸運河便是一個生動例證。平陸運河集團積極響應交通運輸部以工代賑工作部署,在項目開工之初就做好規劃,明確用工崗位和數量,并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對接,優先吸納返鄉農民工、脫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引導吸納當地群眾參與工程建設。
數據統計,僅在2022年項目開工建設的4個月中,工程累計吸納當地就業人員782人次,累計發放勞務報酬412萬元。這不但有效鞏固和拓展了脫貧攻堅成果,推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還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賦能蓄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注重發揮‘以工代賑’項目‘務工賑濟、培訓扶智’的作用,在吸納群眾參與生產建設的同時,解決群眾長遠生計。”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針對水運建設項目專業性強的特點,交通運輸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推行“力工”變“技工”,強化技能培訓,為重點項目提前培養熟練勞動力;另一方面,推進“臨工”變“長工”,針對項目建成后運行管護的用工需求,對參與工程建設勞動力開展短期技能培訓,并優先吸納就業。此外,通過采取“培訓+上崗”等方式,針對性地對參與建設的群眾開展實訓和以工代訓,切實幫助務工群眾掌握實際操作技能。
“出門就做工,這里離家近方便,還不用擔心過年后返崗沒有工作崗位的問題,讓我們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在平陸運河務工的人員開心地介紹。
不僅平陸運河,在長江干線上游涪陵至豐都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等其他重點水運工程中也大力推廣了以工代賑,預計2023年,將增加“以工代賑”崗位近2000個,可為當地居民提高收入近8000萬元。
應開盡開、應復盡復,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各地重點水運項目正以時不我待的昂揚斗志,在這個春天里乘風破浪、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