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日前,長春、鄭州、東莞、淄博等多地出臺實施方案,積極推動“無廢城市”加速建設。
長春:著力打造“無廢城市”建設標桿城市
長春市正以長春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等為基礎,創建國家級“無廢園區”“無廢工廠”建設示范。圍繞一汽等重點集團企業,打造汽車行業“無廢集團”示范。以點帶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無廢城市”建設模式。目前已啟動涵蓋“無廢機關”“無廢小區”“無廢公園”“無廢醫院”“無廢工廠”“無廢景區”“無廢學校”“無廢工地”等多種具體類型的“無廢細胞”創建工作,培育公眾的“無廢”理念,切實提升“無廢城市”建設的群眾參與度和滿意度,積極推進全市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
鄭州:多元治廢 打造“無廢城市”建設中原樣板
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無廢城市”應運而生,并逐漸成為當下熱點趨勢。鄭州市統籌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聚焦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五大領域污染防治的難點和痛點,多點發力,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積極探索“無廢城市”建設新模式。
東莞:打造“無廢之窗”全力推進全省域“無廢城市”建設
東莞市發布《東莞市“無廢城市”建設2023年度重點工作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聚焦2023年“無廢城市”建設階段目標,強化任務分解、工作實效,致力于推動我市“無廢城市”建設初見成效。試點先行,建立“市場完善、政府統籌、企業受益”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全鏈條收處體系。在源頭環節,做好產廢源頭分類,推動產廢企業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分類貯存。在收處環節,引入兜底服務企業,保障低價值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規范收運處置。在監管環節,加強政府執法監管,逐步淘汰小散亂的中轉場所,加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全過程流轉跟蹤。激發市場活力,積極開展固體廢物回收利用處置產業培育,引導重點企業擴大回收網絡覆蓋面,引導建筑行業部件部品生產企業合理布局,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項目的信貸投放。
淄博:共建共享“無廢城市”
淄博市發出“無廢城市”建設倡議書,引導廣大市民爭當“無廢”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為全面推進“無廢城市”創建、打造“強富美優”新淄博加油助力。“無廢城市”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2022年10月,《淄博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制定出臺,明確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市逐步建立協同高效的城市固體廢物管理體系,初步建成各類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綜合治理的綠色發展新模式。
泰州:探索“無廢泰州”新模式
泰州“無廢城市”創建主要包含五個方面,即控制工業產廢總量,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水平,提升建筑垃圾利用水平,強化危險廢物全面安全管控。
最近幾年,泰州已從源頭監管、隱患排查、收運體系構建、末端處置設施建設等角度,全方位探索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等相關工作。”為了探索泰州“無廢城市”建設經驗,多個部門圍繞工業源固廢、農業源固廢、生活源固廢、建筑垃圾和危險廢物5個方面,從泰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具有城市特色的“無廢城市”建設模式,包括“化工固廢危廢三位一體治理模式”“醫藥行業逐級減量精細管理發展模式”“因地制宜農業固廢雙循環資源化處置模式”等。
合肥:聚焦五大類固廢治理提速“無廢城市”建設
合肥市堅決貫徹落實“無廢城市”建設決策部署,市政府專題召開工作推進會,加強統籌謀劃,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定期調度機制,制定工作要點和任務清單,著力提升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各有關部門樹立“無廢”理念,協同發力,提速五大領域固廢源頭減量、資源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取得積極進展。下一步,合肥市將發揮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兩個先鋒”和巢湖“最好名片”優勢,加快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各項目標任務,開展九大類“無廢細胞”創建活動,健全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四大體系”,奮力打造分類施策、城湖共治、創新驅動、產業支撐的固體廢物綜合治理新模式。
成都:高標準建設“無廢城市”打出綠色“組合拳”
成都市提出三個階段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2025年,“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促進主要農業廢棄物全量利用,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全面提升,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固體廢物管理經驗做法。
2030年,建成涵蓋工業、農業、生活等各個領域的固體廢物智慧管理平臺,形成高效協同的城市固體廢物管理體系,主導產業實現循環化發展,危險廢物得到全面安全管控,農業廢棄物實現全量利用。
2035年,固體廢物管理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歷史堆存的工業固體廢物基本得到安全處置,城鄉融合發展全面實現,綠色生活質量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結語: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正積極打造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創建“無廢城市”,正成為城市生態環境的追求。“無廢城市”的建設將造福更多市民,人們能更好的生活在藍天白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