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基層治理也乘上“智慧”的列車,智慧基層治理促進基礎管理規范高效,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社會基層治理逐步向智慧化的方向發展,一起來看一下智慧基層理智的典型案例吧
一、山東濰坊市青州:深耕“智慧社區”建設 提升基層治理服務水平
2023年上半年,青州市大數據局統建完成了青州市智慧社區綜合信息管理平臺,賦能基層治理信息化水平提升,提升了社區工作服務效率。
青州市智慧社區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具備“智慧社區、智慧網格、社區數據分析”等多個模塊,可實現對網格區域的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動態化精細化管理。青州市大數據局始終堅持用大數據思維創新社區服務理念,著力提升服務水平,以“線上一套指揮平臺,線下一支綜合力量”為機制創新服務新模式,推動工作聯動、緊密銜接,在民生服務、文明城市創建、信訪維穩、安全生產等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成為為民服務的新亮點,構建現代化城市社區治理共同體,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二、云南省玉溪市富良棚鄉:基層治理用上“科技包”,智慧鄉村突顯新成效
富良棚鄉始終堅持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積極探索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模式,有序推進“智慧+”鄉村建設。為更好地適應新時期農村現狀,滿足基層治理需求,今年6月,富良棚鄉正式成立了智慧鄉村指揮中心,升級運用攝像頭、大喇叭、大數據分析等新科技,建立全覆蓋、智能化的一體化智慧平臺網絡,開啟了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智治”新模式。
富良棚鄉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集鎮主干道、重要路段、人員密集場所新設AI攝像頭37個,積極協調400余戶村民攝像頭自愿接入我鄉智慧鄉村指揮中心,形成全鄉55個村民小組全覆蓋的監控網絡。可以運用到日常集鎮管理中,對車輛抓拍、交通管理、治安巡查等提供技術性手段,特別在人員走失、失物尋找、防火防盜等群眾求助類警情,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更能夠發揮監控“前瞻性”作用,在24小時監控值守中若發現異常因素,能夠第一時間發現預警,快速精確打擊違法*活動,及時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維護平安和諧富良棚大環境。
三、內蒙古赤峰市:打造智慧“紅網格” 賦能基層“微治理”
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松州街道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主線,以“紅色網格”創建為抓手,聯合物業黨支部將智慧系統同紅色網格有機融合,打造智慧化網格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基層治理動能。
社區根據工作實際在智慧社區平臺上建立全方位網絡體系,以每個網格300戶左右將社區劃分為6個網格,做到網格全域覆蓋。同步全面建立“社區聯合黨委—社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4級黨組織架構,將黨員納入網格黨小組。推動全覆蓋數據支撐,運用智慧平臺,立體標識網格劃分、網格員配備和黨員中心戶,實現黨小組建到網格上,黨員走進網格中,數據流動在網格里,推動網格黨組織更好發揮作用。
四、浙江省金華市義烏:數字艙智慧治理模式打造基層智治樣板
近年來,義烏市公安局北苑派出所以“公安大腦”建設為抓手,創推畈東數字艙智慧治理模式,促進公安工作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依據平臺“微腦”作用,可實現實時監控、大屏顯示、可視調度、大數據分析等智能化應用管理,在提高小區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讓轄區群眾真切享受到了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
攝像頭用于池塘和河道安全管理,一旦人員靠近劃定區域自動預警,同時聯動廣播自動播放警示通知,有效預防村居少年兒童戲水導致安全事故。
畈東小區目前有出租房5000余間,北苑派出所在建立智能警務管理的模式上,積極運用自治管理模式,要求每間出租房至少保證1人進入微信網格工作群。通過該群開展人員登記提醒、電詐防范、消防宣傳和村民訴求收集等工作,做到小區有動靜,“微腦”有感知,末梢有處置,將各類風險隱患遏制在萌芽狀態。
五、北京市延慶區:無人機賦能為基層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北京市延慶區香營鄉于2019年底啟用無人機用于基層治理,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了具有12架不同型號的無人機和10名自主培養的無人機飛手的隊伍;2020年12月成立全市首發鄉鎮級“無人機應急分隊”;2022年6月香營鄉無人機應急分隊被北京市衛戍區納入建制,建立“無人機偵察排”。三年來香營鄉堅持黨建引領,推行“多網合一”“無人機+鄉村治理”,不斷探索無人機運用的新場景,用科技賦能,巧用智能“小工具”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為基層治理和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香營鄉,無人機化身為“護林員”“巡河員”“應急員”“監管員”“宣傳員”,逐步實現了人機融合,借助綜合管控系統等平臺實現了多網融合,綜合運用在了防火、執法、環保、巡河、植保、宣傳等多個領域,并通過無人機4G回傳、應急單兵作戰系統等設備,實現與鄉應急視頻指揮平臺互聯互通,努力實現“以防為先”“治未病”的終極目標,為基層治理插上“智慧翅膀,用科技助推鄉村治理駛上“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