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網絡貨運是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在公路貨運行業的具體表現形式。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是國家支持的方向,也是一個物流行業發展的趨勢,跟著趨勢、網絡貨運走,一定會走在行業的前面,一定會為企業發展找到新的增長點。
一、發展現狀
數據情況
從統計的物流總額、物流總費用、貨運量、快遞業務等數據來看,我國公路、鐵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快遞業務量多年來居世界第一位,都表明我國已成為全球物流大國。但不能說是物流強國,那怎么成為物流強國?網絡貨運就可以起到很多作用。
此外,交通運輸部也有相關的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網絡貨運企業有2537家,社會零散運力有5943萬輛,整合駕駛員有522.4萬人,上傳運單有9401.2萬單,同比增長了36%。從數據可以看出網絡貨運不僅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企業、行業的追捧,因此網絡貨運就是一個大趨勢。
行業規模
網絡貨運發展到今天,企業數量較多并開展業務的省份有天津、山西、江蘇、安徽、福建等地,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經濟發達地區和中西部資源豐富地區,因為大宗商品是網絡貨運比較重要的領域。
我們統計,73%傳統物流企業有轉型或拓展網絡貨運業務的意愿,行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各地也針對出臺了相應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依據營業額的財政獎勵、平臺建設的投資補貼、網絡貨運A級企業的一次性獎勵等。
在這里需要解釋一下,很多人認為網絡貨運和無車承運是一樣的,實際上兩者不同,無車承運主要是解決技術型企業運輸的資質、合法性、合規性問題,而網絡貨運主要是解決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問題,不要認為網絡貨運就是開一個票,其實它是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所以傳統物流企業愿不愿意轉型成網絡貨運,是關系到網絡貨運能否持久、長遠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
二、發展歷程
物流行業數字化發展
物流數字化起步晚,長期存在“散、亂、小”,信息化程度低,企業小就沒有資金做信息化,這也是物流行業落后的一個原因。從作業層面上看,最早的物流行業是手寫,單據電子化是第一步,例如用表格、發電子郵件等。信息化的第二步是業務數據化,填寫了表格并不表示對數據有處理,業務數據化是操作方面的內容,比如說數據庫;第三步是裝備智能化,比如利用大數據模型做一些分析。
國外一些國家的效率比國內高,不是高在作業層面,主要還是組織層面做得好,目前我國物流行業已經在做這個事情。一是交易的平臺化,這個很重要,只有平臺化了,業務才可能是真實的,才可能留下痕跡,無車承運、網絡貨運主要是解決網絡交易平臺化問題,有了平臺,后續的分析處理會提高很大效率。二是物流供應鏈化,現在不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目前已經有很多網絡貨運企業在做這方面的升級。三是產業鏈數字化,也就是在產業鏈條上所有的企業都要數字化、信息化,跟一桶水一樣,少一塊木板都不行,就拖了后腿。
前面三個是作業層面,后面三個組織層面,實現整體作業流程的透明化及資源整合模式升級,是我國物流行業從“小、散、亂”逐步邁入數字化時代的里程碑。
交易平臺化
現在的物流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低,需要技術來支撐發展。物流行業最末端的司機最難實現信息化,他們是流動的,以前的信息傳輸的技術不太好,車載終端、大屏容易斷電,很難實現數字化、電子化。行業需求和技術進一步融合會產生數字化,比如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現在司機都有智能手機,沒必要在每一個車上安裝終端,這就很方便地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和傳輸。
大家覺得“五流合一”(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票據流)很簡單,實際上物流行業里能達到“五流合一”的不多,網絡貨運可以說走在前面,為后續數字物流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物流供應鏈化
國家方面有很多指導文件,例如商務部等8部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供應鏈條有采購、生產、貿易、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單一作業環節降本空間不大,應該從供應鏈協同管理角度來實現降本增效。
三、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
網絡貨運內涵
網絡貨運有電商屬性、物流企業屬性、大數據屬性三個屬性。
電商屬性,以互聯網平臺為載體整合配置資源,很多服務都是電子商務化,在網上發布信息進行做交易,跟電商一樣,只不過一個是消費品,一個是生產資料。
物流企業屬性,這是最關鍵的一個屬性,不要以為網絡貨運就是在線上做做業務,不用到線下,網絡貨運必須線上線下相結合,而且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網絡貨運是承擔風險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大數據屬性,應具備交通運輸、稅務等相關部門依法調取數據的條件,另外要挖掘、處理產生有價值的數據資產,要認識到數據可以為社會、政府共享,為企業決策服務。
意義
意義就不多說了,主要提升了網絡貨運的行業監管,由于網絡貨運的發展,稅務、交通部門正在努力提升監管水平,行業發展驅動政府形成了監督,這是一個趨勢,以后政府都要靠大數據監管,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看報告簽字,那是不全面的。對企業來說,推進網絡貨運發展,也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制造企業物流與供應鏈數字化
長期以來制造企業沒有供應鏈思維,拿招投標舉例,有的事先談好,有的是為了壓價,搞得物流企業的服務質量大打折扣,沒有辦法做長久的融合發展。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網絡貨運在這里面可以做一些貢獻。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本質上是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的經濟循環運行系統,網絡貨運對于服務經濟循環、提高運營效率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對于制造企業,用網絡貨運就會發現看似分散的物流可以整合在一起,比如倉庫、車、信息都可以共享。所以現在很多產業都在向這個方向發展,包括央企、國企一級一些大型生產商貿企業、電商企業都在做。通過網絡貨運連接了供應鏈上下游,統籌管理,整合資源,數據聯通,運用大數據、云計算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開展供應鏈金融、車后市場等增值服務。
供應鏈協同數字化(煤炭運輸)
運銷一體化管理系統打通大宗商品供應鏈全鏈條各環節,對接上游倉儲管理系統、無人值守系統以及下游ERP系統,從終端用戶需求出發,進行全鏈條管理。網絡貨運不僅做物流,而且還在做供應鏈。
四、發展趨勢
網絡貨運不只是講概念,也要從認識、范圍上講,從而讓更多人對網絡貨運的認識及應用會有一個概念。
數據資產化創造價值
網絡貨運的最大特點是有數據,但如果不分析處理就是垃圾,所以要有數字化,數據轉化成數字資產,反過來賦能物流企業、能制造企業、終端客戶企業,我們要引進高科技技術人才,深度挖掘平臺數據價值,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整理、分析平臺業務數據,為平臺資源整合業務拓展、路徑規劃及增值服務提供參考依據。
數字化轉化成數字資產,賦能物流產業。增值服務里面有三個比較直接,一是車后市場,二是供應鏈金融,三是保險保理,這三個都是基于有價值的數據資產的基礎上來開展。大家一說物流就做車后、做金融,沒有資源、沒有基礎怎么能能做好。所以網絡貨運第一步就是具有資源、具有數據、具有流量,第二步是轉化為有價值的數據資產,做增值服務。
應用趨勢
網絡貨運的應用有三個趨勢,一是供應鏈,二是多式聯運,三是增值服務。很多制造企業、商貿企業、央企、國企都在做供應鏈服務,昆明有一家已經做到跨境物流領域,利用網絡貨運平臺實現數據共享,這也是供應鏈的優勢。
多式聯運項目,國家出臺政策支持,包括部交科院都在做這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試點示范等等。增值服務主要是培育物流數據要素市場,統籌數據交互和安全需要,完善市場交易規則,促進物流數據安全高效流通。
五、開展的工作
介紹一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圍繞網絡貨運開展的工作,主要有標準制定、企業評估、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等方面的內容。
標準制定
主要做了有誠信標準、網絡貨運平臺服務能力評估指標、網絡貨物平臺實際承運人信用評價體系等等。
企業評估
2020年1月起,共完成6批網絡貨運A級企業評估工作,全國共評出57家網絡貨運A級企業,第六批網絡貨運A級企業評估正在開展。
企業標準“領跑者”評估
2018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門發布《關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意見》,企業制定的標準高于行業或者國家標準的,授予這個企業為“領跑者”,授予完成有一定獎勵,我們也在開展相關的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