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焦點新聞】隨著高溫熱浪席卷持續席卷北方,氣象部門預測2023年或成為歷史上最熱夏季,部分地區氣溫向40℃攀升。為推動做好高溫時段和汛期事故防范工作,應急管理部已于近日啟動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2023年首次部級督導核查。各地也已陸續展開危化品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工作。
在高溫天就危化品行業啟動專項督導和檢查,是因為夏季持續高溫,各種可燃易燃危險化學品更容易揮發,從而導致物質泄漏;有的放熱反應比較難降溫、難控溫,容易發生超溫現象;再加上員工在夏季容易精神倦怠,都使得夏季成為危化品事故易發、多發時期。
據不完全統計,近30年來,全國發生在7-9月份涉及危化品的重特大典型安全事故多達18起,占30年來涉及危化品重特大事故總數的40%以上。
因此,在高溫天氣進行重點監管,是防范危化品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的重要手段。而要推動危化品行業安全治理的體系化,確保該行業在包括高溫在內的任何條件下都能實現安全生產,數字化手段不可或缺。
2022年,應急管理部印發《“十四五”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規劃方案》,明確要推進危化品行業安全管理數字化轉型,重點推動工業互聯網與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深度融合。
更早之前的2021年,應急管理部門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建設方案》中則明確,要布局涵蓋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等環節的危險化學品全產業鏈協同,提高全過程、全要素的安全生產水平,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建設方案》在危險化學品領域的68家企業和5個園區率先試點。兩年過去,不少試點企業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
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煤陜西公司)作為試點企業,通過核心生產裝置APC先進過程控制系統、智能巡檢系統、有限空間作業監控系統、作業人員健康監測流程等構建起完善的安全生產智能化管理體系。
其中,智能巡檢作為是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的重要舉措,運用溫度、振動、位移、氣體監測、聲音等智能傳感器,高清視頻攝像頭、紅外熱成像攝像頭、移動布控球機以及無人機等,實時對設備運行狀況、現場作業情況進行感知、智能分析和預警,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彌補了人工巡檢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足,降低了人員暴露在危險區域內的安全風險。
這也讓中煤陜西公司成功入選應急管理部危化監管一司的10家試點建設方案優秀案例。
同為試點企業的山東墾利石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墾利石化),則組建了“安全生產各專業管理人員+信息化技術人員”的專業推進隊伍,梳理建立各業務模塊線下流程,建立并運行作業許可、培訓管理、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人員定位、封閉管理等10個應用場景,先后上線投用了20多套應用系統。
其中,在重大危險源管理方面,墾利石化引入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該系統一方面可實現對重大危險源重點部位監控,并監督視頻監控完好性;另一方面,可督促各層級管理人員履職檢查,切實保證隱患排查執行率;同時,通過實時報警監測,可有效提高防泄漏保障措施。
此外,墾利石化還通過引入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有效提高了風險辨識、隱患排查治理效率;隱患原因自動分類分析,便于挖掘隱患根因,切實解決隱患重復發生難題。
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管控,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