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焦點新聞】日前,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會同11個省級部門全面開展“數字賦能626”行動,評選發布了2022年度50個數字賦能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的典型企業和平臺名單。為進一步發揮示范效應,強化企業和平臺數字化發展的比學趕超,推廣我省數字賦能典型實踐經驗”浙江發改”特推出《數字賦能新浪潮》系列推文,分享做法成效、經驗啟示。
數字教育領域
浙里問學
“浙里問學”免費在線答疑服務系統建立縣(市、區)輪值服務制度,面向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圍繞“浙里學”和“浙里問”提供了作業微課、名師導學、名師答疑和志愿者教師答疑四種形式的答疑服務。1.需求驅動,民呼我應拓展課后服務渠道。始終堅持需求導向,可滿足學生完成省編配套作業的保底需求、提質需求、個性化需求,已上線小學3-6年級及初中全學段下冊作業微課5034個,發布名師導學課程80節。2.創新機制,政策保障推出最優師資隊伍。按“一周一縣”的方式,統籌安排全省90個縣(市、區)組織縣域內名師團隊及骨干教師,面向全省范圍的學生尤其是教育薄弱地區、學習困難學生提供免費線上答疑服務。3.整體推進,逐步實現服務省域全覆蓋。將溫州市、金華市、湖州市吳興區作為“浙里問學”試點地區探索區域平臺建設模式,建立了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接口規范,接入各地免費在線答疑服務的特色應用。至2022年底,為全省30%的縣(市、區)提供免費在線答疑服務。
職教東西協作系統
為建成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系統、破解永康五金制造產業升級“技工荒”問題、后脫貧時代西部地區勞動力培養輸出、東西部地區不均衡發展問題、加快實現共同富裕發展目標,建立應用場景包括數智招生、云上職校、東遷發展、西歸支持四個方面模塊功能,從招生、教學、就業、創業,實現技能人才培養“一件事”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服務。1.對標“世界五金之都”,優化技能人才隊伍結構;2.破解五金產業轉型升級“技工荒”問題;3.創新職業教育線上運行方式,首創“云上五金職校”;4.東西協作促進西部職校學生高質量就業;5.破解“擴中提低”難題,助力共同富裕。
好多素教課后服務平臺
“好多素教課后服務平臺”圍繞各方關心問題,針對“托管幫”“資源匯”“作業曬評臺”“問學通”“數字家長學校”五大場景設計產品,形成“省廳-局-校”治理體系,通過杭州單校試點、到海鹽縣縣校協同試點、西湖區規范繳費試點,獲所有客戶一致好評。1.“一地創新,多地共享”模式既可滿足“全省共性”與“各地個性”的功能訴求,又可實現“全省數據統籌”與“各地數據采集”的數據訴求,更在全局層面避免重復建設。2.聚焦多場景建設,集成為統一窗口,豐富的場景建設,讓家長1屏享有,局端1屏監控。3.“系統+課程+師資”的一站式服務,為主管部門或學校提供專業、體系性的素質類課程內容及豐富的專業師資資源,按需選擇,有效幫助學校解決在課程內容短缺、師資短缺、管理困難方面的問題。
基于“教育魔方”的智慧校園
教育魔方聚焦“教育大腦”“智慧學校”“未來社區”等核心應用平臺場景,以匯聚個人學習數據和建立電子學習檔案為基礎,從而促使產生一批創新應用,例如海康威視、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圍繞現在有的數字產業平臺“教育魔方”,創設“校安行”應用場景,進行產業平臺上的合作;開通了教育公共服務行業云的公共區,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經濟發展。按照政府主管,國有控股企業建設運營模式,構建數字教育的產業平臺“教育魔方”。目前已歸集302億條應用數據,同時,啟動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浙學碼”建設會,使數字技術與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廣泛深度融合,啟動“高校魔方”試點建設。
基于事務驅動的智慧校園信息平臺
基于事務驅動的智慧校園設計思想在于自動識別人員屬性,并按展內置的事務辦理經驗,智能化判斷該用戶應該辦理的環節與流程,合并不同部門的信息與資料需求,自動回填系統內已保存的各項信息。智慧校園信息平臺以數據為支撐,以事務為驅動,按照全流程一體化的構建思路,綜合應用移動互聯、多元異構數據融合、多云部署等信息技術,為校園用戶提供全周期服務,打造了與師生認知相一致的泛在式智慧應用環境。平臺由智慧服務中心、業務構建中心數據管理中心、標準制定與管理中心、安全防護與運維中心構成。已累計向1,600多家用戶單位提供了信息化產品和服務,其中包括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以及浙江省教育廳、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形成了顯著的技術優勢和穩定的市場地位。
數字就業領域
芝麻工作證
芝麻工作證是由芝麻信用官方推出的職業信用積累與應用工具,是勞動者的全網可用的、可成長的、可信的數字化職業檔案。在數字化就業服務上能力包括:1、智能簡歷:通過在芝麻工作證積累并驗證職業信息(7000類職業信息的驗證能力),一鍵完善全網簡歷,實現精準人崗匹配,幫助用戶更快更好的找到工作。2、技能大賽:技能大賽期間,通過芝麻工作證完整的線上報名/宣傳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擴大技能大賽的全國影響力,大賽選手的數字化成績積累更可以對其就業提供助力。
邦芒數字化靈活就業
邦芒數字化靈活就業服務平臺支持全流程一站式數字化就業模式,適用場景多元,適用地區廣泛,具有四大核心優勢:一是標簽化,可以針對企業和靈活就業者特征精準畫像;二是體系化,全周期全鏈條促進靈活就業;三是精準化,智能高效匹配對接供需雙方;四是數字化,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助力靈活就業。目前已有嘉興“人力合作銀行”(服務企業185家,調劑員工8200+人次);人力寶眾包平臺(覆蓋600+城市,累計服務靈活就業人員3萬+);邦芒直聘平臺(服務鎮上企業780+,靈活用工供需匹配3000+)。邦芒數字化靈活就業服務平臺致力于打造多類型、多場景下的靈活就業渠道,深度助力靈活就業市場。
數字化技能產教融合平臺
數字化技能產教融合平臺堅持科技賦能教育,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走在全國前列,一是通過工學結合,提升學生數字化技能,承接產業項目任務,該模式通過工學結合模式,一方面為企業解決人力問題,同時聯合學校進行數字化技能人才培養,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該模式已在浙江傳媒學院、杭州蕭山技師學院、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多方試點,并成功推廣到全國。二是通過在線培訓,幫助學習者掌握數字化技能,實現高質量靈活就業,開設商業插畫、商業數據分析、游戲開發等專業課程,轉化為線上錄播+直播課程內容,完成線上項目實操,幫助學員提升人才數字實戰技能。三是通過“在線教育+靈活就業”一站式公益支持,為促進殘疾人的全面發展做出貢獻,聯合社會提供了超過1000個不受工作地點限制的崗位。
數字化職業培訓
憑借多年在互聯網行業的經驗沉淀,以及對數字經濟發展的理解,數字化職業培訓圍繞人才標準制定、課程開發、人才培訓、人才評價認證、人才就業服務的全鏈路開展工作,根據生態圈人才職業發展需要,聚集內外部優質資源,搭建了一套覆蓋運營管理、營銷推廣、客戶服務、數據分析等數字經濟領域的職業人才培訓認證體系,截止目前已累計培訓覆蓋超過550萬商家,9600萬用戶。針對跨境外貿行業數字化人才緊缺的問題,數字化職業培訓建設單位在開展的“百日千萬網絡招聘”社會人才的培訓+就業活動中,主動承接了“外貿行業招聘”專場,目前已幫助上萬名外貿人才實現精準就業。在國家多部委聯合的“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中,發揮自身數字化平臺優勢,集合跨境電商、物流、客戶體驗和數字智能等方面資源并聯動行業生態,優先為試點省份脫貧家庭畢業生,提供數字化高質量就業崗位和專業能力培訓機會,扎扎實實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