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數字交通是數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物聯網、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技術在緩解交通擁堵、優化出行服務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國數字交通發展的總體任務。在政策的引領和技術的推動下,我國數字交通建設迎來關鍵期,數字交通產業化發展進入快車道。
中國是交通運輸大國,高速公路在陸地交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我國高速公路發展迅速,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22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535.4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73萬公里,居世界第一。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北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深度融合,高速公路開始進入一個全新時代——智慧高速公路時代。
我國高速公路信息化發展現狀與趨勢
我國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和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監控收費和聯網系統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將高速公路沿路的資產、網絡通信打通;
第二階段是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實現全國聯網和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形成全國收費系統聯網;
第三階段是視頻云聯網階段,開始注重AI技術的應用挖掘;
第四階段則是全面智慧化階段,也就是智慧高速階段。一些集成商,包括互聯網大廠都積極布局,積極探索利用各種先進的科技信息化手段解決交通運輸和出行安全、效率等問題。
智慧高速已經成為高速公路發展的新風口。
為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和《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等要求,交通運輸部積極推進公路建設、養護、運營等全流程數字化轉型工作。在交通運輸部指導下,各地建成了一批智慧化公路項目,大量應用視頻監控、流量監測、氣象監測等智能感知技術,積極探索車路協同、北斗導航系統、高精度電子地圖等新技術應用,在感知預警能力、綜合管理應用平臺、安全保障及出行服務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較大進步。
目前,交通運輸部正在組織起草公路數字化與智慧公路建設的政策文件,加強對智慧公路建設項目的指導,深化技術方案論證,加快推進智慧公路建設。
為推動智慧高速公路建設,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這些政策的發布和實施,為推動智慧高速公路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AI技術在高速公路建設、運營、維護等各個環節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百度、騰訊、阿里云、華為等多家互聯網和通信巨頭,都推出了自己的智慧高速方案。
智慧高速建設帶來巨大商機
智慧高速公路是智慧交通和交通強國建設的著力點和發力點,也一直受到行業內外重點關注。截至目前,國內已經建成多條智慧高速公路。這些智慧高速公路的相繼建成,標志著我國智慧高速公路正向著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并即將迎來規?;?、產業化發展。
與傳統的高速公路滿足收費與管理的需求不同,智慧高速公路更強調管理和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從已建成的智慧高速公路中可以看出,大數據、人工智能、5G、車聯網、車路協同、北斗高精度定位、區塊鏈、超級計算等先進技術,都在智慧高速場景中得到了深度融合應用。
智慧高速公路智能化應用無論是范圍還是深度,都達到了較高水平,同時也為相關產業,帶來了巨大商機。
智慧高速產業化發展前景可期
據相關媒體統計,2016-2021年我國高速公路智能化市場規模從361億元增長至690億元。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790億元,2023年將達到900億元。隨著我國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設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市場規模將持續攀升。
我國高速公路信息化經過幾十年發展,除了聯網收費系統之外,其他還沒有顛覆性應用。這些年一輪又一輪信息化建設花了不少錢,但真正起作用的并不多。
智慧高速公路未來前景廣闊,市場空間巨大,對相關行業和企業來說,是一塊肥肉。智慧高速全面建設蓄勢待發,市場聞風而動,行業企業摩拳擦掌。
當下,站在智慧高速風口最前沿的企業仍舊是互聯網通信巨頭。盡管他們在高速公路領域普遍還缺乏深耕,但他們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高速公路市場的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
智慧高速進入2023年,更多的省份發布了建設指南、地方標準,智慧場景越來越清晰。在交通強國戰略的牽引下,我國智慧高速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產業化發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