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近年來,日照市東港區不斷推動城市管理“進社入網”,著力打造“開門辦城管、真誠聽民言、為民辦實事”的基層治理新模式,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有效提升。
跳出“三分地”,“一張網”兜起大小事
堅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源頭預防社會矛盾,不斷深化“執法下沉”改革,延伸服務觸角,搭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網絡,堅持矛盾糾紛內控處置,做到問題不擴大、矛盾不上交。
以主動服務為導向,優化“進”的機制。
印發《東港區“城市管理進社區”活動實施方案》,將涉及城市管理的工作內容融入社區治理,深化領導、明確目標、夯實責任、細化措施,創新“執法部門業務科室+執法分隊+城市社區”的“1+1+1”包聯共建模式,定期開展“職責進社區”“服務進社區”“執法進社區”“法律進社區”四類活動,巡查“門前五包”責任落實情況,及時溝通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確保了“城市管理進社區”全覆蓋,實現了“進的準、進的全、進的深、進的實”的既定目標。不斷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內涵,為居民群眾“管”出一個靚麗新社區、“理”好一個和諧新家園。
以驛站設置為突破,實現“進”的精準。
在學校、醫院、旅游景點、集貿市場、住宅小區、商業綜合體周邊范圍設置“城市管家”服務驛站,打造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前哨工作站”,按照區域、位置、崗亭大小分為ABC三級,明確具體功能定位,安排人員固定值守,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快速處置,實現實事共辦、急事共商、難事共解,形成互聯互動、共駐共建的新格局。
以依法行政為支撐,展現“進”的成效。
向鎮街道派駐9個綜合行政執法中隊,推進執法服務向鎮街社區延伸,各派駐街道中隊結合區域實際,設立17個綜合執法分隊,建立起執法力量常駐網格巡查、執法、服務的運行機制,有效破解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人手少、問題多”“部門多、聚合弱”等問題,形成治理合力,做到及時發現、立行立改,治理成效明顯提升。
架起“連心橋”,“一顆心”解開千千結
堅持靠前服務,主動作為,拓寬群眾反饋渠道,讓城市管理的“服務之手”和居民群眾的“需求之手”握得住、握得牢。
“崗上”聽需。按照“一社區、一站點、一窗口”模式,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全區59個社區設立“城市管理服務崗”,快速受理、解決群眾問題。
“凳上”答疑。全面落實網格巡查機制,主動巡查摸排轄區情況,堅持到社區訪原委、到商鋪訪民意、到企業訪需求的“三到三訪”工作法,定期開展“港城家話”活動,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精準掌握群眾需求、找出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今年以來,開展“港城家話”活動8期,實施走訪調研活動70余次。
“線上”征集。堅持“開門辦城管”,真誠聽民言,依托微信公眾平臺,線上征集市民“金點子”,先后開展了線上“公園命名、便民疏導點”等征集活動,采納市民建議50余條,新增便民疏導點3處。先后有效解決了沙墩社區綠地較少、威海路上下學時段交通擁堵、后樓河污水管網破損等23個民生熱難點問題。
“靠上”管理。積極搭建服務平臺,聯合屬地街道,打造文登路、嘉陽路等一批特色流動攤點便民疏導區,引導流動攤點入市經營,規范管理,實現市容與繁榮、秩序與民生的多贏。探索開展重點商圈開展外擺試點,制定出臺了《東港區商戶外擺位管理實施意見》,在萬達、萬象匯等大型商業綜合體探索實施“外擺攤位”管理,明確適用范圍和經營時間、加強監管力度,緩解就業壓力,釋放經濟活力。
用好“信息化”,“一條鏈”辦好訴求單
依托市級城市綜合管理智慧平臺,全面搭建區級應用子平臺,建立“受理-研判-交辦-處置-反饋”全鏈條閉環運轉機制。
全過程監控。將智慧城管延伸至社區、深入到基層末梢,進一步拓展智慧環衛、智慧排水、智慧道橋、智慧燃熱等行業監管子系統,精準掌握各項城市基礎設施的運行情況,實現了對網格中“人、車、物、事”的全過程監控和管理。
多主體上報。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專職問題采集員和“隨手拍”平臺作用,及時將發現的問題上傳平臺,分辦處理,引導群眾廣泛參與社會治理,行使監督權利,有效發現和解決問題。
閉環化處理。建立“接訴即辦”機制,對平臺收集到的問題,限時辦結,推動一個事項、一套措施、一抓到底。在機動車停車管理、城鄉規劃建設等領域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工作重點難點問題。對于城市管理執法方面的案件和糾紛,由部門和街道聯手聯動,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長效化跟蹤。建立跟蹤問效“回頭看”機制,對已辦結問題,及時與群眾反饋、溝通、回訪,檢驗辦理成效,確保“問題得解決、實事辦得好、群眾得實惠”。今年以來,東港區共受理城市管理類案件15.51萬件,按期處置15.09萬件,結案率為98.68%。
堅持“全天候”,“一平臺”架起平安橋
設立了應對極端天氣應急指揮平臺,將城區重要路段、重點區域接入平臺,實時監控各區域、路段情況,根據情況及時做出應急措施,確保城區道路通行安全。
建立健全應對極端天氣應急預案。綜合考慮區域內天氣和道路情況,科學論證,全面客觀地做出應急處置措施,為實施應急救援任務提供可靠的依據。
周密組織應急值班。深化預警防范,加強應急值班,將全體人員分為8個組,輪流值班,實時發現險情,及時進行處置,確保將危害消除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減少國家和人民群眾損失。
充足儲備減災設備和物資。購置了龍吸水、鏟雪車等排水和除雪設備、儲備了編織袋、鐵鍬、雨具、砂土、融雪鹽等減災物資,統一存在山東路應急庫房,確保了物資保障充足,能夠滿足各種救災行動需要。
建立了應急隊伍。按照快速反應、相互彌補的原則,局設置了應急分隊,由局機關和執法中隊人員參與;養管企業分別成立了應急救援分隊,按養管區域隨時執行應急救援任務。
嚴格落實應急演練制度。今年來,先后在萬平口、沙墎河、香河體育公園、淄博路等地開展綜合演練活動,提高了遂行應急救援任務的能力,為全面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