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今年10月,杭州市公安局榮膺全國市級公安機關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排名第一名,實現了120項政務服務一窗通辦、102個事項一網通辦、201個事項一照共享;全市刑事、治安警情與去年同比分別下降8.8%和24.4%……
今年10月,杭州市公安局榮膺全國市級公安機關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排名第一名,實現了120項政務服務一窗通辦、102個事項一網通辦、201個事項一照共享;全市刑事、治安警情與去年同比分別下降8.8%和24.4%……
一連串數字和成績的背后,是杭州市公安局近年來堅持以“公安大腦”建設為牽引,扎實高水平推進數智變革的奮斗成果。杭州公安以自己的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為我國公安工作現代化交上了“杭州答卷”。
數智賦能亞運安保 政務改革煥發新活力
不久前結束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精彩紛呈的開幕式之外,絲滑的散場環節被許多網友當做“彩蛋”點贊:
“真的太絲滑,一路聊著天就到家了。”
“真是一點沒有堵的感覺,杭州速度!”
“這次亞運安保任務,我們可以說在全國首創運用了數字孿生技術服務大型賽事安保。”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民警鐘毅向《法治日報》介紹:“我們在一次次測試賽、全要素彩排時,就進行了一次次推演,比如如何進場、如何疏散,如何甄別重點人員。”
上城作為杭州的“城市客廳”,杭州東站、湖濱步行街、錢江新城商圈常年頂流,全年大型活動占全市近50%。在9月24日晚,杭州亞運會開幕期間,預警顯示城市陽臺人流量達峰值,情報指揮大隊牽頭做好指揮調度,巡特警大隊對警力安排和安保措施進行動態調整,提前將備勤警力部署到重點區域,確保現場平穩有序、群眾歡度盛會。
上城區公安分局副局長孔磊介紹:“我們發揮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優勢,將活動安保一件事運用到大型活動安保每一個子場景。”
亞運會期間,正值十一小長假,大量的人流客流匯聚西子湖畔。
“不用身份證,只看身份碼,一掃就完成登記了,真方便!”在辦理酒店入住登記手續時,一位游客驚喜地發現“浙江身份碼”作為個人身份電子憑證,可憑碼完成旅館住宿登記等多項事項。
目前,杭州市公安機關網辦比例達89.9%、人民群眾滿意率達99.97%。其中“一窗通辦”“一網通辦”改革被納入全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和公安部試點。
警務運行體系重塑 情指行一體化顯成效
今年10月,杭州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到省廳通報,外省一命案嫌疑人作案后逃竄至杭州。
為最快將嫌疑人抓捕歸案,市局情指中心第一時間開展研判,通過情指行一體化平臺可視化指揮系統,迅速指令巡特警、交警、派出所各單位警力啟動合成作戰,僅僅用時26分鐘,就在錢塘區某小區地下車庫將嫌疑人控制。
此速度得益于杭州公安的大情報全面主導警務。近年來,杭州市公安局著力打造“聽得到、看得到、算得到”和“快預警、快響應、快處置”的“情指行”一體化數字化實戰體系,“一網統管”“一站多艙”集成全市面上警情、穩情、輿情、社情、預警、警務資源“四情一預一資源”的實時情況。
建立戰區協作和重大警情跨警種、跨區域、跨層級聯合作戰機制,主城區110警情5分鐘到警率實現100%,攔截處置平均用時28分鐘。
今年以來,市情指中心已快速有效處置相關突發案事31起,相關案例入選公安部“情指行一體化”典型案例。”
杭州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一大隊教導員單鋒介紹說,“重要情報信息統一研判,重要事項統一部署,團隊的支撐更大、更強了。許多一線民警都能感覺到,情指工作越來越智慧化、精細化。”
基層治理迭代升級 群防群治走出新路徑
510幢高層樓宇,承載了數十萬的產業人口,樓宇眾多是錢江世紀城派出所所轄盈豐街道的最顯著特點。
如何做好基層治理,創新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這家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奉獻了自己的現代化警務智慧。
針對轄區物業高度覆蓋特點,從2018年開始,派出所將轄區62家物業、104個物業項目和3400多名物業人員整合起來,組建成“物聯會”。“物聯會”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天然優勢,協同開展警情聯處、矛盾化解、平安巡防等工作,已成為派出所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左膀右臂。
“警官,這個外賣單子不對勁!”今年1月,一份只點了十斤炭的特殊外賣訂單,引起了樓宇商家和“平安騎手”葉貴冬的警覺。
他們及時報警,并立即暖心安慰對方。在民警的及時處置下,避免了一起悲劇發生。事后,杭州市公安局授予葉貴冬和商家杭州市“一級治安榮譽”獎章。
得益于“百萬義警”建設,目前,杭州成功孵化各類平安類社會組織4107個128萬人,日均發動4.6萬余人次依法參與矛盾化解、巡邏防控、平安宣講等基層社會治理活動,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執法管理苦煉內功 雙中心建設更上層樓
警務信息技術改革中,經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產出的精準情報及指令,具有較高的時效性,而傳統警務工作條塊分割、職能交叉、標準不一導致的重復勞動,則嚴重制約了警務實戰化效能。
去年以來,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根據省公安廳“公安大腦”建設總體部署,對現有警種的業務事項進行同質歸類,著力推進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刑事犯罪偵查中心“雙中心”建設。
刑事犯罪偵查中心整合各種偵查職能,為辦案單位案件提供信息研判、人員抓捕等技術支撐,案中零距離開展審訊攻堅、線索深挖,案后強化技戰法總結提煉和實戰模型研發應用。
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辦案區管理、案件質量管控等系統,實時發現和消除執法隱患。同時,中心還引入醫療資源,并建立專門團隊,提供鑒定、送押等18項執法輔助業務,實現民警辦案只跑中心一地、只做審查一事。
2022年,杭州公安在中國社科院組織的首屆“中國公安法治指數評估”中排名全國第一。
“以前辦案民警不僅要主導前期偵查,執行抓捕行動后,還要承擔涉案文書送押、各種鑒定等一系列配套執法措施,影響辦案效率。”杭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隊大隊長蔣一飛介紹,自“雙中心”運行以來,杭州市公安局實現了執法質量、執法效率雙提升,警種主辦率上升至68.2%、集中辦案率上升至85.6%,打處比例上升32.3%%、移訴比例上升35%,執法問題下降51%、辦案時長下降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