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焦點觀察】12月5日,2023全球6G發展大會在重慶開幕。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在大會上表示,將深入推進新型無線、新型網絡等關鍵技術研發,提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加快補齊高端器件、先進工藝、基礎軟件、儀器儀表等短板弱項。
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超前培育6G應用生態十分必要。加快5G與XR、數字孿生、機器人等新產業新應用的融合發展,加速相關產業成熟,夯實6G應用基礎。推動信息通信企業與垂直行業企業密切溝通、協同合作,共同參與6G需求研究、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等全流程各環節,攜手構建6G繁榮應用生態。
6G推進組組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透露,6G商用時間基本上是在2030年左右,它的標準化制定時間會在2025年。6G不僅僅是一個快字。未來6G服務的對象更多的是社會管理、社會治理層面的事情,更多的偏向智能體這塊。
會上,IMT-2030(6G)推進組發布了《6G網絡架構展望》白皮書,白皮書從6G發展驅動力出發,提出了6G網絡架構的設計原則與網絡能力,研究探索了6G網絡系統框架和組網架構。IMT-2030 (6G)推進組是推動我國6G研發與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
6G,也就是第六代移動通信標準,是當今全球矚目的焦點之一。目前尚處于研發階段,有許多關于6G通信的想法和預期已經被提出,中國將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與創新,2030年左右實現商用。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成立6G推進組,為6G創新發展提供政策保障,推動形成6G全球統一標準。
6G網絡將是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未來的6G網絡不僅會比5G更快、更可靠,還需要推動移動通信與人工智能、感知、計算等跨領域融合發展。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6G通信能力將達到5G的10倍以上,5G向6G的發展是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數字孿生”的過程。6G將推動沉浸感更強的全息視頻,實現物理世界、虛擬世界、人的世界三個世界的聯動。同時,6G網絡要考慮與5G演進和共存問題,6G架構設計應考慮融合組網和互操作。一方面,由于6G是在5G基礎上的繼承式創新,因此6G核心網既要考慮架構的演進,又要兼容5G核心網的架構和能力。另一方面,6G新基站會引入新的空口技術,例如通感一體、天地一體、太赫茲等,可能會存在與5G基站非融合部署的6G新基站,因此6G架構設計還需要考慮與5G的互操作。
6G通信被認為將在網絡速度、容量和連接性方面實現更大的突破。它有望提供更高的下載速度、更低的延遲以及更大的網絡容量,以滿足更多設備和應用程序的需求。此外,6G通信還將注重更多的用戶個性化和體驗,為更智能的設備和服務創造更好的環境。
除了更強大的網絡性能,6G通信還將引入一些新的關鍵技術和概念,例如超高頻傳輸、超高精度定位、異構網絡融合等,以更好地滿足未來社會和工業的需求。
眼下,世界范圍內,對6G的發展都還處于技術研究階段,對6G網絡架構和關鍵技術還沒有一個統一標準。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6G通信有望為各個領域帶來巨大的變革和創新,讓我們一起期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