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7在线,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黄色影视网址在线播放观看视频,日韩AV女优在线观看地址

移動版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網資訊中心政策法規

新發產品更多
打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樣板間!《陽春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
2023年12月21日 08:58:32來源:陽春市人民政府點擊量:33956
導讀12月14日,廣東省陽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陽春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12月14日,廣東省陽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陽春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
 
  《規劃》提出:
 
  要加快智慧能源建設。在“十四五”期間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打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樣板間,以供端、用戶側、智慧化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朝著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發展。
 
  加強儲能技術研發推廣。包括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等化學儲能技術,適合南方的低溫蓄冷實用技術,以及鋰離子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飛輪儲能及混合儲能技術等,推動新型充換電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加強儲能系統集成、試驗檢測、監控運維、梯次利用技術研發應用。
 
  原文摘錄如下:
 
  陽春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陽春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府直屬各單位:
 
  《陽春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市政府黨組會議、市政府第十七屆69次常務會議和市委十四屆第98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發改局反映。
 
  陽春市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24日
 
  三、需求預測
 
  以綠色可持續發展為基礎,搶抓“雙區”建設和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重大機遇,充分利用陽春豐富的資源優勢和的區位優勢,加快培育先進材料、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為核心的五大百億級產業集群,加快推動新型城鎮化,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進社會民生事業,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突破。“十四五”期間,陽春市仍處于能源需求旺盛增長期,能源需求將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而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全市能源消費仍以煤炭、成品油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消費為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0%左右。通過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加大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力度,提高清潔能源和可再生消費比重,使其約占能源消耗總量的20%左右。
 
  (一)地區能源發展總量目標
 
  “十四五”期間,陽春市的地區生產總值預期由2020年的329.2億元(2020年價)增至2025年的441.13億元,年均增長6%左右。陽春市綜合能源消費量由2020年的422.96萬噸標準煤增至2025年的566.77萬噸標準煤,扣除新增可再生能源(不含抽水蓄能)發電量52.52億千瓦時,則2025年綜合能源消費量降為433.38萬噸標準煤,“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長0.49%。陽春市2020年能源強度:1.15噸標準煤/萬元(2015年價)、1.285噸標準煤/萬元(2020年價),陽江市下達“十四五”任務為累計下降20%以上,即2025年能源強度為1.028噸標準煤/萬元(2020年價)。
 
  (二)主要能源品種消耗控制目標
 
  陽春市能源消費仍以煤炭、成品油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消費為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0%左右。通過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力度,可再生消費發電量將顯著提升至綜合能源消耗總量35.48%左右。
 
  “十四五”期間,陽春市煤炭、電力、天然氣和成品油等能源消費目標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預測如下:
 
  1.煤炭消耗控制目標
 
  煤炭消費集中在鋼鐵、水泥等傳統高耗能產業上,而鋼鐵、水泥作為陽春市支柱產業決定了煤炭將在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仍為主要能源消費品種。“十四五”期間,推動綠色發展的基本路徑和措施是能源結構調整,推動清潔低碳能源成為能源消耗增量主體、降低煤炭消費總量。2020年陽春市原煤和焦炭消耗量分別為173萬噸、148萬噸。在國家“雙碳”背景下,陽春市將嚴控煤炭消費的增長,深入開展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大力鼓勵開發應用風能、太陽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同時,加快陽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至2025年,陽春市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量,通過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實行技術改造及燃料替代,將原煤及焦炭消耗量分別控制在180萬噸、145萬噸以內。
 
  2.電力消耗控制目標
 
  “十四五”時期,陽春市隨著產業調整的不斷深化,產業檔次提升和能源政策的引導,能源消費結構必然向清潔能源方向轉變,電力作為主要能源品種,其所占能源消耗比重應將不斷提高。先進材料、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等五大百億級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第二產業用電占比將進一步突出,主導了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長趨勢。另外,陽春市擬在河西街道新建一座現代農產品冷鏈物流園,工程預計總投資約3.9億元,擬建總建筑面積18.0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冷鏈倉庫、農產品車間等。新建廣東供銷天業(陽春)冷鏈物流產業園,用地面積約2.1333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冷庫、農產品冷鏈加工車間、消防水池及綜合服務樓,并購置冷鏈倉儲物流設施設備等。項目建成后預計可保鮮冷藏各種禽肉類、水產品、果蔬等農產品及農副產品0.5萬噸。冷鏈物流產業發展,尤其冷庫、農產品冷鏈加工車間的建設運行將顯著增加電力消費。
 
  陽春市“十三五”期間全社會用電量顯著增長,年均增速16.0%。根據全市重點產業發展情況,2025年陽春市全社會用電量預計增至90.83億千瓦時,年均增速16.9%。《陽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規劃綱要》明確陽春市“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其中新興鑄管廢鋼處理循環綜合利用項目年產鋼材100萬噸。以廢鋼為原料的電爐短流程煉鋼工藝比長流程能耗降低近60%,按照2020年中鋼協會員企業電爐綜合電耗為338千瓦時/噸,項目將增加電力消費3.38億千瓦時。陽春新鋼鐵新建年產120萬噸球團生產線項目預計新增電力消費0.37億千瓦時。
 
  3.成品油消耗控制目標
 
  隨著“雙區”建設的加快推進,陽春市得益于基礎設施的完善所帶動的運輸、旅游產業提升,沿線(路)、沿港口、沿產業園區物流的發展,成品油消耗量將穩步增長。陽春市落實《陽江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年》,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普及。“十三五”期間,陽春市成品油用量年均增速為4.3%。2020年成品油消費量為30.81萬噸,“十四五”成品油平均增長率按照4.3%預測,到2025年成品油消耗總量達到42.5萬噸左右。
 
  4.天然氣消耗控制目標
 
  在“十四五”期間,全市將加大力度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出臺一系列嚴格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使用清潔能源,著力生態環境優化。隨著粵西天然氣主干管網陽春段建設、陽春市天然氣城鎮管道“縣縣通”工程,推動管道天然氣向鄉鎮延伸,天然氣將成為陽春市推廣清潔能源的一種重要能源載體。2020年陽春市天然氣消耗量為1374萬標準立方米,人均天然氣用量由2015年的2.95立方米/人增至2020年的15.68立方米,“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率為39.7%。“十四五”期間我市將繼續推進用能用戶改用天然氣,加上商業、居民用氣,到2025年全市天然氣消耗總量可達到3109萬立方米。陽春燃氣熱電聯產項目計劃新增2臺47萬千瓦燃氣蒸汽聯合聯合循環機組,如單臺機組2025年前投運,將增加消耗天然氣30500萬立方,折合40.45萬噸標準煤。
 
  5.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
 
  “十四五”期間,陽春市要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勢及林業、農業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推進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推進可再生能源產業做大做強,以陽春文惠300兆瓦平價農光互補、陽春200兆瓦農業復合型光伏、陽春市潭水鎮100兆瓦農光互補發電等光伏項目、永寧風電場、開口石風電場和潤龍風電場等風電場項目為重點,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推進新能源產業建設,逐步搭建綠色低碳的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并形成一定規模,助力陽江打造全國新能源基地。陽春市加快可再生能源產業集群化發展,計劃到2025年,水電(不含抽水蓄能)裝機容量17.20萬千瓦,抽水蓄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61.11萬千瓦;光伏總裝機容量276萬千瓦。
 
  “十四五”期末,陽春市綜合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51.31萬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為489.31萬千瓦。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約為76.86億千瓦時,其中抽水蓄能15.6億千瓦時。按照廣東省“十四五”電能排放因子3.5噸CO2/萬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發電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9.01萬噸/年。
 
  四、發展布局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以碳達峰、碳中和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全面落實“能耗雙控”和碳排放量約束目標,推動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向“綠”而行,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以陽春產業轉移工業園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契機,加快培育以先進材料、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為核心的五大百億產業集群,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推動生態轉型發展,加快建設具有陽春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助推全市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創建綠色能源基地
 
  推進電網升級改造、抽水蓄能、發展綠色能源產業、風光儲一體化等重大能源投資項目建設,有效保障能源供應、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依托西電東送500千伏線路通道及粵西片接入點,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項目,有序發展風力發電項目,適度發展儲能電站,推動風光儲一體化等重大能源投資項目建設,同步加快電網升級改造,積極開展陽春市工業園區燃氣熱電聯產項目、陽江抽水蓄能電站二期項目的前期工作,陽春將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綠色能源供應基地。
 
  (二)優化電力和天然氣輸運網絡
 
  1.電網。“十四五”期間,陽春市積極推動500千伏網架優化I期工程、謀劃建設500千伏變電站,為經濟發展提供充足電源。優化完善主網,提升配電網可靠性和靈活性,加快構建適應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并滿足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要求的智能電網,提供優質、差異化、多元化的供電模式,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可靠性供電需求。
 
  2.天然氣管網。省天然氣主干管道主要包括江門—陽江和茂名—陽江兩段,總長約324.92千米,該主干管道與中石化廣西LNG粵西支線、陽江海陵灣LNG調峰儲氣庫外輸管道管網聯通,實現“全省一張網”的目標。推進粵西天然氣主干管網陽春段、陽春市天然氣城鎮管道“縣縣通”工程,推動管道天然氣向鄉鎮延伸。規劃在崗美鎮新建門站一座,從紅豐清管站接氣,“十四五”期間主要負責崗美鎮、馬水鎮、潭水鎮、河口鎮、陂面鎮、春灣鎮、合水鎮等的天然氣供應。規劃新建春灣鎮燃氣綜合站場、潭水鎮燃氣綜合站場各1座,燃氣綜合站場均含LNG氣化調峰站、中高壓調壓站、LNG加氣站),敷設次高壓管線80千米,敷設中高壓管線144.22千米。
 
  五、能源發展主要任務
 
  “十四五”期間,陽春市全面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在加快推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強化低碳城市理念。
 
  (一)全面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
 
  控制煤炭消費量,開展天然氣或生物質燃料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和成品油,大幅提升電能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統籌規劃區域內電源布局,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顯著提高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及其在綜合發電裝機占比,降低能源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碳排放。按上級政府要求設定煤炭消費量控制目標,并嚴格執行。擴大天然氣利用范圍,實現多氣源供應格局,大力推進陽春市天然氣城鎮管道“縣縣通”工程,從位于陽東區塘坪鎮的國家天然氣主管網紅豐清管站敷設至陽春境內分兩路,分別與陽春市產業轉移工業園和陽春市站崗工業園的已建城區市政管道連接,新建燃氣主管道26公里。“十四五”期間完工通氣,實現陽春市與國家燃氣管網的互聯互通。加快推進陽江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工程建設,適度推進其他儲能項目建設,開展新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前期工作,提高區域內電力調峰調頻能力。
 
  (二)加強節能減排
 
  1.產業結構優化實現節能。加快推進產業升級,加大落后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以產業生態化發展為導向,推動經濟綠色轉型,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加大對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兩高”行業能源消費總量和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控制力度,嚴格控制“兩高”項目增長。
 
  2.積極采用先進適用技術節能。嚴格施行項目環保準入制度,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加強能耗“雙控”,推進鋼鐵、水泥、鑄造等行業綠色化改造,鼓勵企業加快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的研發和應用。加快推動節能低碳技術應用推廣。實施清潔生產審核行動,推動鋼鐵、水泥、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提標改造。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發改產業〔2022〕200號),推廣鋼鐵行業燒結煙氣內循環、高爐爐頂均壓煤氣回收、轉爐煙一次煙氣干法除塵等綠色工藝技術改造,進一步加大余熱余能梯級綜合利用,研究應用加熱爐、烘烤鋼包、鋼水鋼坯廠內運輸等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措施,推動鋼鐵生產過程的大物質流、大能量流協同優化,重點推廣鋼渣微粉生產應用以及含鐵含鋅塵泥的綜合利用,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推動水泥行業采用低阻高效預熱預分解系統、第四代篦冷機、模塊化節能或多層復合窯襯、氣凝膠、窯爐專家優化智能控制系統等節能技術,進一步提升燒成系統能源利用效率,加強清潔能源原燃料替代,合理降低單位水泥熟料用量。大力實施產業轉移工業園循環化改造,加快陽春新鋼鐵余熱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加快建設。強化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嚴格項目環保準入,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大力推進節能環保標準化,嚴格落實節能和環保強制性標準的實施。
 
  3.管理節能。開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低碳行動,加大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節能情況的監管。嚴格落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對能評項目開展后期監督管理。加大節能產品推廣力度,提高節能。
 
  (三)深入開展能耗“雙控”工作
 
  堅持節能優先的能源發展戰略,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把控好“兩高”項目用能準入關、審批關,加強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統籌管理工作,對新建、改擴建鋼鐵、水泥等“兩高”項目須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替代。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用能。
 
  嚴格落實能耗“雙控”目標責任制,強化能耗強度及二氧化碳排放等相關指標考核,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碳排放雙控”轉變。加強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顯著的用能企業和單位能耗產出效益高的產業和項目的激勵,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鼓勵用能企業加快節能技術改造步伐,著力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單位增加值能耗,力爭保持國內領先、國際先進。
 
  (四)推行用能預算管理
 
  建立用能預算管理機制,根據能耗強度目標完成情況和經濟增速預期變化等動態調整各領域用能預算指標。分析研判重點用能單位和重點用能項目的用能預算情況,優化能耗全流程全鏈條管理機制,保證陽春用能總量供給和用能支出的“供需平衡”,實現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精細管控。
 
  用能預算供給主要來源于三方面:一是“十四五”能源消費增量,陽江市下達給陽春市的能耗增量控制目標指標,二是通過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節能技術改造等方式,產生的能源消費削減量(即節能量)。三是預期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為預算年度光伏、風電、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發電量。
 
  用能支出測算與調控。合理預留一產、三產及居民生活用能的前提下,開展優先級評價,將用能指標分解到重點用能單位和重點用能項目。用能支出優先級評價,綜合考慮能耗產出效益(增加值、就業、稅收、民生保障等),合理配置用能預算指標,保障高附加值低能耗企業用能,保障五個百億產業集群發展及陽春特種鋼產業發展。陽春特種鋼產量曾占陽江市刀剪產業用鋼量50%以上。
 
  各年度用能總量測算。根據上年度能耗總量、當年能耗強度下降目標及預期經濟增速進行測算。
 
  (五)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十四五”期間,陽春市主要以城市和產業發展為基礎,規劃電源、天然氣源的項目建設,以提高能源供應的可靠性為目標,構筑與發展相適應的電網、天然氣管網等配套基礎設施,構建穩固堅強的能源生產、供應體系。
 
  推動500千伏網架優化I期工程建設,以220千伏電網主網架為基礎,完善110千伏網架,優化35千伏電網,配套建設電源接入系統工程,承接新增電源分區分層接入,構建堅強、穩固電網架構,提高電網的可靠性和電能質量。
 
  同時,加快提升天然氣儲備能力,積極推進天然氣管網建設,加快粵西天然氣主干管網陽春段建設,推動管道天然氣向鄉鎮延伸,逐步完善天然氣管網設施,不斷擴大管網覆蓋面和提高供應能力。
 
  合理規劃布局加氣站、充電樁等公輔設施,推動新能源充電樁全覆蓋。確保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綠色清潔能源的供應。加強全市充電樁站點的布局規劃,推動更多的充電樁建設。按照適度超前原則,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點推進充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解決電動汽車充電及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難題。爭取在“十四五”時期形成全市充電基礎設施的中心城區和重點鎮的城鄉全覆蓋。
 
  (六)加快智慧能源建設
 
  在“十四五”期間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打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樣板間,以供端、用戶側、智慧化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朝著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發展。
 
  加強儲能技術研發推廣。包括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等化學儲能技術,適合南方的低溫蓄冷實用技術,以及鋰離子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飛輪儲能及混合儲能技術等,推動新型充換電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加強儲能系統集成、試驗檢測、監控運維、梯次利用技術研發應用。
 
  六、重點項目
 
  以加快實施輸變電工程項目,構建一個覆蓋全市城鄉的智能、高效、綠色、可靠的電網為契機,通過合理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天然氣管網設施建設,合理規劃陽春市能源供應系統,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改變陽春市能源供應外部依賴度過高,供能保障性不強,用能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促進陽春市經濟社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一)輸變電工程項目
 
  以落實電力供應保障為基礎,以保障可再生能源電力送出與消納為重點,加快推進電網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不斷優化完善電網架構,提升供電可靠性水平,建設安全高效的輸電網、靈活可靠的配電網,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促進電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十四五”期間,陽春市謀劃新建500千伏變電站一座,建設500千伏線路160千米;推動新建220千伏春城Ⅱ變電站,建設220千伏線路10千米、變電容量36萬千伏安;新建陽春新鋼鐵220千伏二號輸變電站,建設220千伏線路70千米;新建110千伏文塔站、七星站、黎湖站、南山站,建設110千伏線路30千米、變電容量16萬千伏安。加快實施輸變電工程新擴建項目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同時,配套風電場、光伏發電系統電源接入電網工程建設。
 
  (二)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1.大力推廣利用光伏發電
 
  鼓勵各類社會主體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積極推廣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陽春市積極引導有條件的工業園區、企業和個體進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重點支持與農業、林業、漁業融合發展,打造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示范區。積極探索鄉村屋頂光伏開發,推動“農業+光伏”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
 
  2.合理有序發展風力發電
 
  隨著我國裝備技術力量的不斷提升,風力發電技術有著長足的發展,風力發電的成本越趨合理,在調整能源結構過程中,風力發電將承擔更多的責任。加強風電資源勘測,在做好環境保護和征地補償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進陸上風電建設。陽春市具有豐富風力資源,經過前期的開發勘探,“十四五”期間將加大風電項目投入,完成陽春市永寧風電項目,項目擬開發容量為30萬千瓦,建設約45臺風電機組和一座升壓變電站。2022—2025年,將投入17.4億元,完成潤龍風電場建設項目,總建設裝機容量20萬千瓦,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二期各建設10萬千瓦。
 
  3.水力發電項目
 
  陽春市在冊小水電站386宗,裝機容量20.17萬千瓦。“十四五”期間編制印發《陽春市小水電清理整改“一站一策”整改及退出方案》,確定各整改電站的整改方案和各退出電站的退出方案,至2028年底前擬退出電站51宗,退出總裝機容量3.1575萬千瓦(含擬調整為“整改類”云霧二級水電站0.189萬千瓦)。
 
  加快推進廣東陽江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該項目規劃總裝機規模為240萬千瓦,其中一期建設3ⅹ40萬千瓦機組,二期建設3ⅹ40萬千瓦機組。陽江抽水蓄能電站一期3臺共120萬千瓦機組已于2022年5月28日建成投運,加快推進二期項目3ⅹ40萬千瓦機組審批立項工作。
 
  (三)加快建設燃氣熱電聯產項目
 
  “十四五”期間,陽春市推進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設施的建設,擴大工商企業、城鎮居民使用天然氣的范圍。推進燃氣熱電聯產項目,擬于陽春市工業園區新建裝機2ⅹ47萬千瓦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其中一期項目建設1臺裝機容量47萬千瓦機組,二期項目將于“十五五”期間續建1臺裝機容量47萬千瓦機組。加快推進蒸汽鍋爐“煤改氣”“煤改電”。
 
  (四)生物質能利用項目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發生量越來越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以實現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建設陽春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項目總規模為日均處理生活垃圾1200噸、廚余垃圾60噸,占地面積約300畝,一期建設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廚余垃圾60噸,配置600t/d爐排焚燒爐和一套4萬千瓦的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預留二期1×600t/d焚燒線擴建場地。
 
  陽春市是廣東省著名的生豬生產大縣和豬苗生產基地,發展農村沼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發展循環經濟和新農村建設,因地制宜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農林廢棄物、鄉村生活垃圾等資源,加強鄉村沼氣開發利用技術服務和管理體系建設。
 
  (五)完善能源儲運調峰體系
 
  積極發展和建設新型儲能示范項目,探索新型儲能在微電網示范項目中的綜合利用。陽春市保力新儲能項目、建設總容量為240MW/480MWh化學儲能項目,參與削峰填谷、調峰調頻等電力輔助服務。
 
  陽春市三甲鎮響水灑水電站自供自管區水儲微電網示范項目,在響水灑水電站附近建設10kV水儲微電網集裝箱,采用磷酸鐵鋰蓄電池作為儲能系統,電池容量350千瓦時。龐垌線#192桿后段平均用電功率為57kW,最高負債率時總功率235kW。10kV龐垌線路上的變壓器總數量為2805kVA,為了能夠在儲能變流器(PCS)黑啟動時能夠支撐變壓器勵磁涌流的沖擊,PCS功率按照630kW設計。
 
  (六)積極推進余熱綜合利用
 
  積極推動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的余熱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建設,“十四五”期間新建陽春新鋼鐵余熱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利用生產過程中的余氣、余熱、余壓發電,新建1套475t/h超高溫亞臨界再熱煤氣鍋爐及15萬千瓦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
關鍵詞 智慧城市
相關閱讀更多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正在閱讀:打造“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樣板間!《陽春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
我要投稿
  • 投稿請發送郵件至:(郵件標題請備注“投稿”)afzhan@foxmail.com
  • 聯系電話0571-87756384
智慧城市行業“互聯網+”服務平臺
智慧城市網APP

功能豐富 實時交流

智慧城市網小程序

訂閱獲取更多服務

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

抖音

智慧城市網

抖音號:afzhan

打開抖音 搜索頁掃一掃
i

視頻號

AF智慧城市網

視頻號ID:sphF7DOyrojJnp8

打開微信掃碼關注視頻號

小紅書

智慧城市

小紅書ID:2537047074

打開小紅書 掃一掃關注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