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朝圣太極,根在溫縣。作為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溫縣因太極拳而蜚聲海內外。近年來,河南省溫縣人民法院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與信息化公共服務相結合,以“無訟”村創建為目標,充分吸取太極拳內外合一、協和多方的理論精髓,運用信息化構架多元共治網格化治理新模式,聚焦特色產業、行業特點,深入參與社會基層治理,以“智治”繪就鄉村新“楓”景。
“數字鄉村”架構糾紛化解新概念
溫縣作為黃河以北第一個畝產噸糧縣、小麥畝產千斤縣,農業產值在當地經濟發展中占比較大。為推動產業振興和綠色農業發展,溫縣法院立足新時代人民法庭“三個便于”工作原則,通過將辦案系統與溫縣數字鄉村大數據平對接,可查詢、分析涉農糾紛的財產權屬、農田具體位置、面積、特性等信息,讓“事實作證,數據說話”,及時維護農民和涉農企業合法權益,促進案結事了。截至2023年12月,該院共通過溫縣數字鄉村大數據平臺化解土地流轉、農產品質量、農村土地侵權等糾紛87起,極大提升涉農糾紛化解效率。2023年12月,該院被河南省委政法委表彰為全省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2023年7月,鄭某在為自己的玉米噴灑農藥過程中,因農藥飄到西鄰吳某的鐵棍山藥地中,導致山藥大面積死亡。吳某發現后,立即到鄉人民調解委員會尋求法律幫助。兩次調解未果后,調解員聯系溫縣法院趙堡法庭法官,運用數字鄉村大數據平臺,對受損地塊、受損面積進行分析比對,并與農技人員、調解員到現場勘驗,就施藥與山藥死亡的因果關系、損失的認定等法律問題做出較為準確的評估,使案件脈絡逐漸清晰。通過各方合力調解,雙方就賠償順利達成協議,鄭某當場履行全部賠償義務。
道交案件解紛有新“道”
溫縣地處平原,交通便利,運輸業發達,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保險合同等糾紛逐年增多。道交案件涉及部門多、程序復雜,審理難度大。為將該類糾紛化解在源頭,溫縣法院聯合公安、司法行政、保險等部門成立“道路交通一體化處理中心”,在該中心建設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訴前調解平臺,為當事人提供理賠試算、在線鑒定、司法確認等服務,促進調解、裁判、保險理賠高效辦理,有效降低當事人維權成本,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2023年6月,趙某騎電動車與李某駕駛的小轎車相撞,造成趙某身體多處損傷,經交警部門認定,李某承擔事故全部責任。收到趙某的調解申請后,調解員第一時間通知李某來到“道路交通一體化處理中心”。經過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訴前調解平臺的理賠試算,調解員分別告知保險公司和李某應承擔的費用,從而消除了李某關于賠償金額的顧慮。該案從調解到賠償到位僅用2天時間。
截至2023年12月,“道交一體化處理中心”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賠償糾紛案件538件,調解成功271件。該院被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評為“道交一體化”試點工作先進集體,“道交一體化”經驗做法入選《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優秀案例》。
網格匯“智” 激活治理最末梢
“我們聘請‘五老’人員、律師、心理咨詢師等解紛力量組成調解團隊,分布在法院非訴訟服務中心和人民法庭,群眾可就近選擇調解團隊調解糾紛。”溫縣法院非訴訟服務中心人員點擊電子觸摸屏,能看到所有調解人員信息和工作場景。
為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溫縣法院以北冷法庭、祥云鎮法庭、趙堡法庭為中心設立訴調對接工作站,并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注冊認證16個調解組織及45名專職調解員。糾紛發生時,人民法庭以所轄鄉鎮為單位,將訴前委派的案件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就近分流給人民調解員,人民調解員接收到案件材料后可通知雙方當事人進行線下調解,也可通過遠程音視頻進行在線調解。調解成功后,當事人可通過該平臺完成調解協議簽字、申請司法確認、申請立案等操作,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
同時,該院聯動公安、環保、國土等部門,建立涵蓋人、房、地、物、事、網、組織等綜治網格管理體系。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執法人員、網格員通過下載綜治網格管理系統手機端——溫縣智慧城市APP,可及時處理縣綜治網格管理中心或法院委托的案件,并將矛盾糾紛化解進度、結案文書上傳至APP,做到糾紛早發現早處理、全流程可控。截至2023年12月,該院通過溫縣智慧城市APP調解案件4052件,調解成功2725件,有效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下一步,溫縣法院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強化府院聯動聯通,練好互聯網時代參與社會治理的“繡花”功夫,繪“楓”景、“橋”解紛,推進“智治”一體化、精細化,繡出鄉村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的新畫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