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綠色建材產品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內,資源能源消耗少,生態環境影響小,具有“節能、減排、低碳、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特征的建材產品。發展綠色建材是建材工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是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路徑。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廣電總局等十部門聯合發布《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指導未來三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方案》從產業規模、特色集群培育、推廣應用、產品認證等方面,立足行業發展基礎,加強與當前工作銜接,提出綠色建材2026年和2030年的發展目標。
到2026年,綠色建材全年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長10%以上。培育30個以上特色產業集群,建設50項以上綠色建材應用示范工程,政府采購政策實施城市不少于100個,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證書達到12000張,綠色建材引領建材高質量發展、保障建筑品質提升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包括“4項任務、3項措施”。
4項任務是指《實施方案》圍繞綠色建材生產、產品、應用和支撐四個維度,提出了“推動生產轉型,提升產業內生力;實施‘三品’行動,提升產業影響力;加快應用拓展,提升產業增長力;夯實行業基礎,提升產業支撐力”四方面重點任務。
其中,推動生產轉型是提升綠色建材產業內生力的根本途徑。《方案》提出,加快生產過程綠色化,實施技術改造,優化用能結構,推動清潔生產;加速生產方式智能化,加快推進綠色建材全產業鏈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促進綠色建材智能化生產、規模化定制、服務化延伸。
《方案》鼓勵建材企業聯合軟件開發商、裝備制造商開展國產化替代技術攻關,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行業特點的專業工業軟件和智能裝備,并推進適應性改造與規模化應用。基于智能制造,推廣多品種、小批量綠色建材產品柔性生產模式,更好適應定制化差異化需求。
除此之外,《方案》提出圍繞低碳零碳負碳工程、綠色低碳建造等需求,發展新型低碳膠凝材料、低(無)揮發性有機物(VOCs)含量材料、相變儲能材料、固碳材料、全固廢膠凝材料等新型綠色建材。強化對綠色建材產品和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及時公開檢查結果,加大水泥、安全玻璃、防水材料、建筑涂料、含VOCs原輔材料、人造板及木質地板、竹質建材等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強化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的水泥產品質量抽查,加強假冒偽劣產品查處懲罰力度。
《方案》明確,強化綠色建筑中綠色建材選用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結合零碳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建筑類型開展綠色建材應用示范建設,鼓勵公共采購和市場投資項目擴大綠色建材采購范圍、加大采購力度。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城市范圍,完善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政府采購需求標準,優化綠色建材采購、監管和應用的管理制度,對相關綠色建材產品應采盡采、應用盡用。推動綠色建材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應用,提高工程項目中低碳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綠色建材的應用比例。
夯實行業基礎是提升產業支撐力的重要保障。為此,《方案》提出,優化創新機制,完善產業所需的公共研發、技術轉化等平臺,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完善標準體系,制修訂綠色建材評價標準,完善檢測方法標準,推動綠色建筑與綠色建材標準協同發展;強化認證支撐,進一步擴大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范圍,完善認證監督制度,加快綠色建材產品認證。
《實施方案》提出要重點推動以下工作:一是優化創新機制,完善產業所需的公共研發、技術轉化等平臺,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二是完善標準體系,制修訂綠色建材評價標準,完善檢測方法標準,推動綠色建筑與綠色建材標準協同發展。三是強化認證支撐,進一步擴大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范圍,完善認證監督制度,加快綠色建材產品認證。
3項措施是指《實施方案》提出了“加強組織協調、完善政策支撐、加大宣傳推廣”三方面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