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現將《關于加快工業軟件自主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若干政策措施》編制背景是什么?
軟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靈魂,是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支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軟件產業健康發展,2020年,國務院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2021年,工信部發布《“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從全省來看,加快工業軟件自主創新對于江蘇省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制造強省、網絡強省、數實融合強省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軟件產業發展的決策部署,更好發揮江蘇省軟件名城名園建設優勢,進一步推動江蘇省工業軟件自主創新,制定《若干政策措施》。
二、《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內容有哪些?
《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六個部分19項針對性支持舉措。
第一部分是增強工業軟件創新能力,包括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省市區聯動、“撥投貸保”支持機制,鼓勵工業領軍企業和工業軟件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供需結對攻關、產學研聯合攻關。支持大型制造企業、重點用戶和軟件企業共建軟件應用創新中心、軟硬件適配測試中心、軟件“中試驗證”平臺等高水平創新平臺。推動開源技術創新,鼓勵建設、招引自主開源軟件創新平臺,建立開源軟件項目“白名單”制度,將開源貢獻度納為項目評審、職稱評價、獎學金評選的重要參考項,擇優支持開源技術商業化創新項目。第二部分強化應用牽引發展效能,包括更好發揮智改數轉網聯和信創市場牽引作用,支持各級政府以政府采購或補貼方式,通過云服務平臺推廣一批優質通用、小快輕準的工業軟件及配套服務,低價或免費向中小微企業開放。鼓勵用戶單位開放場景,對于主動開放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場景、取得先試先用示范成效的重點行業用戶可給予獎勵。每年選樹10項信創標桿工程、推廣優質信創解決方案和應用示范案例100項。每年推廣優秀工業軟件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首版次軟件產品100項以上,支持自主創新軟件產品首購首用。第三部分梯度培育軟件企業主體,包括分類分策培育頭雁型軟件企業、省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和專精特新軟件企業,引導有條件的科研院所和大中型工業企業注冊成立或投資成立獨立法人的軟件企業。支持消費端新型操作系統、新型工業操作系統、圖數據庫、云數據庫、人工智能芯片配套軟件等領域的創新型企業和項目,加快優質軟件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步伐。積極支持軟件企業發行多語種版本、建立測試認證國際互認體系,開拓國內、國際新市場。第四部分加快軟件名城名園建設,包括建立軟件名城名園創建指導協調工作機制和省級中國軟件名園培育庫,重點發展工業軟件,統籌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鼓勵有關設區市設立軟件產業類專項資金,鼓勵引導政府投資基金投早、投小。第五部分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包括加大復合型軟件人才梯隊培養力度,加強省內高校軟件類交叉學科建設,高標準打造國家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鼓勵軟件企業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等深化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和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共同編制教材、聯合開展實訓教學、人才資質認證。加強高端緊缺軟件人才招引,通過省人才服務體系等加強對軟件人才的支持和服務。第六部分完善軟件產業發展環境,包括依托“數字工信”平臺強化產業運行監測。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鼓勵金融機構針對軟件企業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強化軟件標準化體系建設和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支持舉辦各類產業交流活動。
三、《若干政策措施》主要突出哪些特點?
(一)突出落實國家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國家軟件戰略和國家關于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規劃,結合江蘇省產業基礎、特色優勢,圍繞高質量發展現實需要,采取系統性舉措,加快提升軟件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努力將江蘇省打造成工業軟件創新發展高地,為國家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局貢獻更多江蘇力量。
(二)突出發揮優勢強化創新引領。聚焦提升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供給能力、做大做強軟件產業總目標,充分發揮江蘇省擁有3個中國軟件名城和25家省級以上軟件園區的先發優勢,把軟件名城名園建設作為重要抓手,強化江蘇省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和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應用牽引作用,為關鍵軟件強鏈補鏈延鏈營造更優發展環境和創新生態。
(三)突出加大政策支持合力。《若干政策措施》不僅集成了省有關部門支持軟件產業的政策措施,更進一步加大了財政資金和金融資本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力度,創新提出了省市區聯動、從關鍵技術攻關到應用推廣成果轉化的“撥投貸保”支持機制,圍繞打造軟件名企、名品、名牌、名人、名展、名賽,形成引導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向產業鏈高效匯聚的政策合力。
四、《若干政策措施》實施有效期有多長?
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實施有效期至2028年12月25日。如本政策措施與江蘇省其他同類政策有重復的,按照“從優、就高、不重復”的原則予以支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