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日前,自然資源部制定印發《自然資源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總體方案》,旨在推動自然資源整體治理數字化轉型升級,高效保障“兩統一”核心職責履行,切實提高政府履職能力、協同共享水平,支撐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總體目標
以全面提升自然資源數字化治理能力為導向,充分應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視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成自然資源“一張網”、自然資源“一張圖”、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以及底線守護、格局優化、綠色低碳、權益維護等四大應用場景,實現算力資源高效利用、數據資源共融共享、平臺應用智能開放、場景服務敏捷協同、線上線下安全可靠,形成“一網聯通系統內外協同互動大生態,一圖透覽陸海上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窗智繪美麗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智慧國土,全面支撐自然資源全業務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2、總體架構
自然資源數字化遵循“夯實基礎、強化支撐、賦能全局、推動轉型”的理念,總體架構是“234”:以全方位安全保障和制度標準規范“兩個體系”為保障,以自然資源“一張網”、自然資源“一張圖''和國土所間基礎信息平臺“三個一”為基礎支撐,構建底線守護、格局優化、綠色低碳、權益維護四大主題應用場景,全面支撐美麗中國數字化國土空間治理體系構建。
3、主要任務
一是建設集約高效數字化基礎設施。集約化構建統一基礎支撐,為數據統籌開發利用、業務上下聯動橫向協同、人工智能技術融合應用奠定基礎。包括:優化暢通一體化網絡體系,統籌建設算力基礎設施,提高容災備份能力等。
二是完善全域全周期數據要素體系。為數據驅動的業務規則重構、數據新型生產要素作用發揮、國土空間高效治理奠定基礎。包括:提升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變化態勢感知能力,豐富“一張圖”數據資源,推進數據匯聚治理融合,創新數據開放共享模式等。
三是提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智能化水平。強化對下數據統籌管理能力、對上業務支撐和場景敏捷構建能力、對外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眾籌共建三大能力,打造“智慧中樞”,切實發揮平臺支撐作用。包括:完善統一管理與分布式運行體系,推動平臺“數智化”升級,提升協同共享能力,構建開放數字生態體系。
四是構建多維數字化應用場景。滿足各類業務需求,場景牽引推動數字化改革。構建典型場景,包括:底線守護、格局優化、綠色低碳、權益維護等四大主題場景及若干專題場景。
五是筑牢全方位安全體系。統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與安全。包括:增強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數據安全保護能力,健全密碼應用保障體系、加強新技術新業態安全保護(云安全、算法安全、模型安全等)。
六是健全完善制度標準規范體系。構建自然資源數字化治理標準體系,將標準規范體系框架的建設和應用貫穿于數據采集、數據建庫、應用系統開發、數據共享和數據服務等自然資源數字化治理的始終。包括完善標準體系,加大標準供給,提升標準應用水平等。
4、核心內容
全方位安全體系 “三個一”基礎支撐 四大主題應用場景
——筑牢全方位安全體系,健全完善標準規范體系
一是全方位安全保障體系。嚴格執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制度,構建自主可控的自然資源信息安全體系,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強化數據安全,推進數據安全保護制度落實,建立數據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健全密碼應用機制,推動商用密碼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中的全面應用。探索建立物聯網、算法、模型安全防護技術。
二是制度標準規范體系。建立貫穿自然資源管理和國土空間治理全過程的信息化制度和標準體系。建立健全自然資源數據匯聚、平臺應用、數據開放共享以及眾籌共建等制度。推進數據、平臺、工具、模型、算法、業務等標準制定。建立評估驗證機制,以標準化促進規范化。
——提升“三個一”基礎支撐能力
一是自然資源“一張網”。基于已有基礎,優化暢通一體化網絡體系,統籌算力基礎設施,提高容災備份能力,建設集約高效數字化基礎設施,統一提供能支持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一張圖”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海量數據處理和業務應用的基礎設施支撐。
二是自然資源“一張圖”。提升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變化態勢感知能力,持續完善自然資源數據資源,深入推進數據匯聚、治理與融合,創新數據開放共享挖掘,構建全域全周期數據要素體系,支撐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運轉和業務場景應用。
三是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是自然資源“一張圖”數據管理的總樞紐、數據資源和工具組件開放共享的總通道、數字化應用場景的總門戶,服務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履職、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和對外信息發布的統一出入口。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立統一應用門戶,實現自然資源“一張圖”數據統一管理,為業務應用開發提供公共支撐能力,構建多維數字化應用場景。
——四大主題應用場景構建
一是底線守護場景。圍繞耕地保護、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海洋權益、自然災害、測繪地理信息安全、歷史文化保護等自然資源領域重點安全問題,構建安全底線的敏銳感知、全面管控與快速響應,實現對底線的精準監測、嚴格監管。
二是格局優化場景。準確把握自然資源利用狀態和變化過程,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全域全要素差異化管控,整體推進規劃與用途管制的業務協同和數據互聯,推動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三是綠色低碳場景。把數字化、一體化、現代化貫穿到國土空間治理全過程,推動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的科學化、智慧化決策。
四是權益維護場景。立足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建設,對照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鏈條,為自然資源全民所有者資產權益維護提供準確、智能的數據支撐和監管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