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近年來,烏海市公安局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開展“護校安園”專項工作,堅決落實校園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措施,全力打造內外結合、整體防控、科技助力的校園安全智慧防控體系,織牢“三張網”全面提升校園安防能力水平,全力保障在校師生和幼兒的人身安全。
聚焦“數智賦能” 織牢“異常預警防控網”
“學校東側門有可疑情況”,2月11日晚上8點,海勃灣公安分局濱河派出所收到烏海市實驗小學異常行為預警后,值班民警輔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經了解,幾個孩子將足球誤踢入校園內,翻墻撿球觸發校園熱成像周界侵入職能報警系統。雖然是一場“烏龍”,卻檢驗了烏海公安智慧安防校園建設的成效。
近年來,烏海市公安局針對校園安全重點管控要素,依托數智賦能,創新打造學校“智慧安防中心”建設,聚焦動態盯準人、實時管住物、周界控住面、高效除隱患,打造4道校園智能防控圈。在全市104所中小學幼兒園安裝設置可視化一鍵報警系統、消防安全智能監控預警系統、門禁管理和入侵報警系統、熱成像周界侵入職能報警系統等,實現異常行為、火災隱患、食品安全、打架斗毆等涉校警情精準預警、快速反應,確保校園安防無死角。2024年,烏海市公安局組建了全市公安機關“偵查中心”,全面構建了超前感知、精準打防的數字化偵查新模式,有效助力涉校案事件打擊治理。
聚焦“聯動共治” 織牢“整體協作防控網”
“我每天接送孩子時,總能看到學校周邊有人民警察的身影,這讓我十分安心。”3月19日上午,在海勃灣區第一幼兒園門口,送孩子上學的張女士感慨地說。這是烏海公安深化“護校安園”工作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烏海市各級公安機關每日投入警力143人次,會同相關部門在上下學時段開展高峰勤務,持續開展“護校安園”專項行動。同時,全面加強校園周邊巡邏巡查,強化校園周邊出租房屋、旅館、網吧等場所檢查力度,最大限度做到校園周邊“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及時發現、制止校園欺凌、傷害等涉校違法犯罪,切實凈化校園周邊治安環境。2024年以來,烏海市各級公安機關共出動警力900余人次,現場處置涉校矛盾糾紛43起,開展校園周邊清查行動6次,發現并整改隱患31處。
聚焦“宣教并舉” 織牢“自我保護防控網”
“如果歹徒突然沖向校園,在警察沒有到之前,作為安保人員,我們應該做哪些工作進行有效處置呢?”3月15日下午,在海勃灣區第一小學應急演練中,學校安保人員向民警提出問題。海勃灣公安分局民警詳細解答了安保人員的疑問,并且現場進行了實戰演練。這是烏海公安落實警校共建應急演練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烏海市公安局借助“開學第一課”,積極開展法制安全宣傳教育,大力向學校師生和家長宣傳防火、防盜、防詐騙,交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等內容。今年累計開展法律講堂26次,受教學生2.3萬余人,發放宣傳材料5萬余份。同時,利用開學季、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校園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切實提高在校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應急演練6次,發現問題隱患11處,現已全部整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