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產業正在席卷全球,中國全球民用市場。2019年前,國內外無人機產業連續多年擴張,產值增長率超過50%。到2018年,全球無人機產量達到461萬架,產值達到81.7億美元;民用無人機產量高達308.8萬架,市場規模超過400億元。
中國無人機已發展成為全球優勢產業,特別是民用消費無人機領域,在世界上占據絕對優勢地位,*超過70%。
涌現出一大批新的企業,科技紛紛入駐。在民用領域,出現了大疆、億航、易瓦特、極飛、零度、3D Robotics、Microdrones、Flytrex Sky、AscTec、Parrot等專注無人機領域的新生企業;同時,通裕重工、雷柏科技、同時通裕重工、雷柏科技、隆鑫通用、宗申動力、中航機電、中航電子等上市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并購、生產、教育科研、產業鏈延伸等方式開展合作,部署民用無人機。
由于貿易摩擦,產量突然得到了回調,首都對行業級的中國無人機企業非常感興趣。2019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占中國無人機產量95%以上的廣東,全年民用無人機產量201.32萬架,同比下降34.5%。成為機后,廣東主要工業門類下降;但全球總產量仍接近400萬臺。
2018年,僅中國就有30家無人機企業獲得了超過80億元的融資;然而,2019年無人機企業的融資額大幅下降,融資額最高的是2019年12月12日在美國上市的億航智能,融資總額4640萬美元,其后能達到億元級別的僅有DroneDeploy、縱橫大鵬、麥飛科技、云圣智能等少數幾家。一定程度延續了2018年的回暖態勢,不過融資的企業數量和金額都有較大幅度縮減。與以往相比,2019年獲得融資的無人機企業大多為專業行業無人機或擁有大數據平臺和服務的中國企業,呈現出更 加注重細分領域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