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技術支撐:云計算與物聯網
2013年02月21日 10:41:47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整理點擊量:3958
導讀智慧城市的概念雖然很大,但通過各種智能感知、信息處理和網絡傳輸手段,能讓整個城市的運營實現更協同、更、更和諧。具體看,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聯網、云計算技術,全面聚合和處理各類信息,形成隨時、隨地、隨心和隨需城市信息智慧共享服務。因此,智慧城市的兩大支柱技術是物聯網(包括傳感網、傳送網絡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等)、云計算,物聯網和云計算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的信息來源和處理中心。
中國安防展覽網訊 智慧城市的概念雖然很大,但通過各種智能感知、信息處理和網絡傳輸手段,能讓整個城市的運營實現更協同、更、更和諧。具體看,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聯網、云計算技術,全面聚合和處理各類信息,形成隨時、隨地、隨心和隨需城市信息智慧共享服務。因此,智慧城市的兩大支柱技術是物聯網(包括傳感網、傳送網絡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等)、云計算,物聯網和云計算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的信息來源和處理中心。
智慧城市兩大支柱:物聯網與云計算
智慧城市要求按照科學的城市發展理念即基于泛在化的網絡和信息技術、智能的感知技術和信息安全基礎設施,透明并充分地獲取城市管理、產業和公眾的海量數據,為城市運營管理及公眾生活提供信息服務,打造智慧政府、智慧產業、智慧生活的城市全信息化服務。同時具備可持續發展原動力的智慧城市形態,達到強政、興業和惠民的目標。
物聯網是智慧城市的網絡能力基礎,是智慧城市的觸角和搬運工,是簡單按既定規則的執行者。云計算是智慧城市海量信息存儲、異構信息分析處理的大腦。在構建智慧城市時,基本上是將物聯網放在前面,因為沒有全面感知(當然,未來的智慧城市需要感知更多,還包括社會情緒的感知等)是無法實現智慧的,同時通信網絡也將是智慧城市的基礎,這是美國IBM公司提出物聯網就是智慧地球的原因所在。
物聯網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文名稱是“TheInternetofthings”。由此,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關鍵技術在物聯網應用中有三項關鍵技術:
1、傳感器技術,這也是計算機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大家都知道,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計算機處理的都是數字信號。自從有計算機以來就需要傳感器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計算機才能處理。
2、RFID標簽也是一種傳感器技術,RFID技術是融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技術,RFID在自動識別、物品物流管理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3、嵌入式系統技術是綜合了計算機軟硬件、傳感器技術、集成電路技術、電子應用技術為一體的復雜技術。經過幾十年的演變,以嵌入式系統為特征的智能終端產品隨處可見;小到人們身邊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衛星系統。嵌入式系統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推動著工業生產以及國防工業的發展。如果把物聯網用人體做一個簡單比喻,傳感器相當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膚等感官,網絡就是神經系統用來傳遞信息,嵌入式系統則是人的大腦,在接收到信息后要進行分類處理。這個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傳感器、嵌入式系統在物聯網中的位置與作用。
云計算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云計算”概念被大量運用到生產環境中,國內的“阿里云”與云谷公司的XenSystem,以及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的Intel和IBM,各種“云計算”的應服務范圍正日漸擴大,影響力也無可估量。
云計算(cloudcomputing)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狹義云計算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廣義云計算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
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與互聯網更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好比是從古老的單臺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