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新消息,7月31日上午,杭州地鐵4號線江錦路站至至市民中心站區間右線盾構機進洞時,現場發現洞門左上方出現滲漏水。上午11時,新塘河圍堰內積水突然消失進入市民中心站,隨之圍堰倒塌,河水迅速灌入地鐵車站,現場立即組織地下作業人員撤離,市建委、市消防支隊、公安交警局等相關部門接報后立即趕赴現場投入搶險,同時市地鐵集團已組織杭州地鐵其余所有在建施工單位增援搶險工作。
如今全國各地都在展開,地鐵施工建設。地鐵軌道將是解決未來城市交通壓力的主動脈,對改善我國交通運輸環境是好的方式。但是,在建設工作如火如荼展開的同時,施工安全也要牢牢把關。安防系統無處不在,在建設施工中不遺余力發揮作用。
地質CT探測技術助力地鐵施工
地質CT探測技術
地鐵建設在施工時需要進行地下挖掘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危險性,需要十分先進的技術,對挖掘路段進行事先檢測,排除危險方可施工。我國也在積極地進行技術的研究突破,目前一項名為“地質CT探測”的技術在北京地鐵14號線大望路站中應用。
地質CT探測技術,就是通過改變激發點和接收排列的位置,組成密集交叉的射線網絡,然后根據射線的疏密程度及成像精度劃分成像單元,運用射線追蹤理論,采用反演計算方法形成被測區的波速圖像,根據圖像的波速分布情況來劃分巖體質量、確定地質構造及軟弱巖帶的空間分布。通俗的講,就是對巖土進行一次全面的CT檢查,探明管線分布情況及巖土體空洞和不良區域,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面塌陷災害發生,減少施工風險。
此項技術的應用,為北京地鐵14號線的施工檢驗出了35處地下巖土體異常區域,讓施工方能事先對異常區域進行加固處理,避免了地表塌陷的風險,大大降低了地鐵施工團隊的安全風險。在施工期間,該工程建設沒有發生任何坍塌及質量事故,是地鐵施工建設的成功典范。
地質CT探測技術其實是一項應用于煤炭勘探的先進技術,它的探測范圍可達兩百米,深度也有15米,對地質、管線等情況能進行科學而準確的探測,為施工安全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此項技術在大望路站的成功應用,對我國地鐵建設有很大的其實,相信在以后的建設中,此項技術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將煤礦探測技術應用到地鐵建設中來的思維,也值得參考。
廣東地鐵施工將實行電子眼全程監控
廣州新建線路中的土建和機電安裝工程均要求進場施工時,同步加裝安全“電子眼”,24小時不間斷監控施工現場,確保安全。地鐵工程建設規模大、作業難點多、安全風險大,視頻監控系統將采用網絡及無線傳輸等技術,使施工項目部或地鐵公司監控室均可直接看到地下施工各角度的畫面,并將地鐵工程各層施工現場的每個作業面施工情況實時記錄下來。
地鐵視頻監控系統分為門禁系統、視頻監控和數據監控三個子系統。其中門禁系統可以對所有進出人員進行身份核準和統計,配有閘機、刷卡器、報警器等,入口上方的電子屏可即時反映出目前工地內的作業人員總數,并對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監理人員進行分項統計。這樣可以實時監控地下施工人員的作業情況,確保安全。同時,該系統還可以通過遠程網絡監控管理,實現外網的快速訪問,達到、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
工地安裝“電子眼”之后,將提高地鐵施工的安全系數,促進施工進度,提升管理水平。它的應用使管理部門能隨時看到現場的施工生產狀況,促進并加強工程項目施工現場質量、安全與文明施工和環境衛生的管理,增強了對項目施工現場工程質量、安全方面的監管力度。因此,廣州地鐵公司決定,將在今后的新建線路進場施工時同步加裝安全“電子眼”,嚴控施工安全管理。
路口安全防護
由于地鐵施工空間小,特別是車站的站廳、站臺和設備區構造復雜,施工人員多而且基本都屬于交岔作業,由臨邊臨口處理不好而導致的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事故是常發生。因此,為了有效地防止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凡在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必須設置欄桿或蓋板、架設安全網。正在施工的建筑物的所有出入口,必須搭設牢固的防護棚。框架工程樓面周邊、跑道(斜道)兩側邊、卸料臺的外側邊等,必須設置1.2米高的兩道防護欄桿、擋腳板或設防護立網。在臨邊臨口作業時,必須正確佩戴和使用好勞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防滑鞋等。在移動腳手架上面的作業平臺四周必須設置不低于1米高的防護欄桿,以便固定安全帶和防止高處墜落。
我們都知道,按建筑行業的相關規定凡距地面2米以上的作業就叫高空作業,在地鐵內施工基本上都是高空作業,這高空作業也屬臨邊臨口作業范疇,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在施工中我們除了正確使用好勞動保護用品和作好臨邊臨口防護外,還應該首先檢查登高工具是否穩妥可靠,作業點四周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在確認無誤后才能進行高處作業。
大屏顯示遠程監控建筑施工情況
建設項目施工現場遠程監控和指揮系統是指應用視頻信息網絡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質量控制和施工現場環境保護、作業條件、場容環境進行遠程實時圖像監控管理的系統,該系統具備視(音)頻采集、傳輸、編解碼和終端監控、錄像等功能,能夠達到快速獲取突發事件信息及傳遞的目的。
監控指揮系統包括市、區兩級監控指揮中心、視頻監控專網、建筑施工現場視頻控制系統等三部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監控指揮系統的統一規劃、建設與管理。
臨沂市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管理處負責臨沂市監控指揮系統的使用、操作和指揮,負責施工現場監控指揮系統應用推廣和監督管理。臨沂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負責市監控指揮系統中心的建設和技術服務,負責制定全市監控指揮系統的技術標準,負責系統功能拓展提升需求調研,負責全市監控指揮系統軟件的開發、維護和運行管理。
地鐵監控工程考量
除了安防系統的防護,地鐵施工方做好監控工作的考量也非常重要。執行施工階段,實務性及技術性的突發問題開始讓工程管理人員接受考驗。
1、設備進場檢驗未通過
地鐵監控工程執行前按正規作法設備應先行進場,獲取業主或監造的確認,工程設備款項先支領以應對廠商資金周轉,在此階段如果出現這問題又沒有處理好,就會影響整個工程進度及整體作業,因此,設備進場檢驗不可輕忽,要依標單明細或材料送審明細逐項核對,取得業主及監造確認后再進場,保障施作設備無誤。
2、工程執行人員設備材料準備
地鐵監控工程所處地理位置偏遠,工作人員在執行施工時,機械設備準備不足、材料備料不全或出現遺漏是常見的問題,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在于,技術人員準備設備與材料時通常都以經驗記憶,因而會出現遺漏,而工程主管如果未盡到再確認之責。發生這種事情,貌似是小事情,但是不要忽略可能帶來的影響,工具沒帶材料不齊,再加上工地位置遠偏,那就只能無可奈何,如果附近可以購買,會增加成本,而如果沒有,那就會延誤工期,增加成本。
3、現場管路與線路等界面無法匹配
目前,地鐵工程通常是幾家分包商共同承包施工,因此在工程執行上,常常因為分包商之間施作協調不足、或未進行同套圖施工作業,使得接口間問題叢生,進而導致材料浪費、工作停滯延宕、人力調度錯亂,帶來損耗及額外支出。因此,工程負責人一定要在工程運行期間做好工地橫向及縱向接口協調工作,以及及施工同套圖比對作業,避免此問題的產生。
4、工程執行施作細節標準化問題
地鐵監控工程商在施工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有準化作業程序及工法,這些工法通常是由一些資深的技術人員累積經驗而成,除非在施工計劃中或合約規范中有標準要求,不然都由工程商以自己技術人員標準執行。但是工程商的標準化下,很多工程技術人員對安防設備施工細節沒有嚴格要求,包括對下包商,所以出現多種線路固定方式、接頭做法美觀度不一、線路顏色標準化不一,尤其在電力、網絡及控制線編碼上,沒有接觸過正規電工法及沒有取得證件的比較容易出錯,雖然看來是很簡單的事,但工程細節就是這么關鍵,很多工程商在這些問題上都付出了重新建設,汰換、修理代價。以筆者經驗,看似小問題,造成的損耗是工程無法獲利的隱形殺手,工程執行細節標準化及技術人員的再教育的態度是化解良方。
5、工程執行安全及程序管理問題
地鐵監控工程商在執行工程管理上,講求的就是工地安全管理及程序安排,很多時候施工人員沒有注意到工作項目順序安排,實際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會根據工作難度及接口配合問題,自由安排順序或以難度大小優先處理,常見到的是先把主機柜設備安裝好,才發覺線路進不去機柜,因而要先卸下設備;有些情況是預置作業做過頭,到了現場才看到還得按部就班來,一點都不能投機。因此,做好工程安裝管理,才能事半功倍,否則,作業人員可能受罰,還可能會給工程商帶來商譽損失。
6、工程記錄很有必要
在地鐵安防監控工程中,我們常??吹奖O管人員拿著相機、筆記本穿梭在工地中拍拍錄錄,通常大家認為拍照記錄只是監督人員的工作可能是業主要求過程記錄罷了。但是,拍照記錄工作在公共工程作業中是要求執行嚴格的,如果是私人安防系統就是工程商幾業務人員的存檔。在過去的很多工程案中,施工技術人員視拍照記錄是一大苦差事,原因無它:只因為要保管相機又要工作,且要時時記錄對一個執行工程的技術人員確實存在困擾,因為施工過程是不停頓的,所以常會有部份階段漏拍記錄問題。
有人會提出疑問,拍照記錄真那么重要嗎?重要!非常重要,過去曾有幾個公共工程有爭議時,照片記錄幫助過不少廠商及業主澄清問題及責任。筆者也在工程經歷中靠著完整的記錄照片節省不少奔波說明及澄清確認時間,以及事后舉證困難難題,都余有更充裕的時間以做工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