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8月14日從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浙江截獲4只活體箭毒蛙,是毒性強的物種之一。
浙江檢驗檢疫局蕭山郵辦的現場工作人員11日在對進境郵寄物進行查驗時,從一件來自香港的郵包中查獲4只活的類似蛙科動物。經初步鑒定為箭毒蛙。而寄件人在面單填寫上采用了虛假申報的手段,聲明內容物為布公仔。
箭毒蛙是世界上美麗的青蛙,也是毒性強的的物種之一,其中毒性強的品種一次發射的毒液量就能殺死10個成年男子。而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名錄,金色箭毒蛙和三色箭毒蛙被列為瀕危物種,紅帶箭毒蛙被列為極危物種。
箭毒蛙入境被截
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避免了這種危險物種流露社會,對社會造成危險。
各國安檢要求不同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邊境安全檢查部門,不論是出去還是進來的人和物,都需要經過安檢。且每個國家的安檢要求也各不相同。近期,航空安全事件頻發,各地出入境安檢部門更是加強了安檢力度。
旅游天堂的“安全隱患”
馬來西亞所處的東南亞地區,由于長年氣候溫暖宜人,擁有迷人的海景,成為*游客的天堂,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游客涌入這一地區。
而對于同屬東南亞地區的泰國來說,旅游更是其經濟為重要的行業。據泰國旅游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泰國共迎來了2670萬名外國游客,旅游收入超過383.6億美元。
為了吸引游客,東南亞國家通常在出入境安檢方面較為寬松,這就使得機場和客機上存在眾多安全隱患。
從過往歷史來看,馬來西亞實際上發生過多起機場安全事件,2012年,*從吉隆坡飛往新西蘭奧克蘭的航班,起飛前收到新西蘭方面指示,不允許一名馬來西亞人登機,但是*不顧該指令,然通過更改護照號碼,成功繞過登機系統,幫助此人登機,*因此被新西蘭罰款4000多美元。
2007年,一名巴勒斯坦偷渡客成功藏在吉隆坡飛往新加坡的客機的前起落架艙內,直到降落才被人發現。在當時令馬來西亞當局非常疑惑,不知道此人如何繞過安檢,直接進入機場跑道并藏身于飛機上而不被人發現。
盡管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的安檢嚴格遵循標準,但現實情況卻屢屢讓馬來西亞當局感到尷尬,令人們對馬來西亞機場的安檢情況感到擔憂。
按照規定,馬來西亞在入境檢查時,需將護照、簽證、入境卡交由有關人員檢查,檢查后,官員會蓋上入境證明章并交還入境卡的其中一聯供旅游者在出境時使用。
實際上馬來西亞機場安檢是具備高科技安檢系統,但安檢的系統性程序是否得到嚴格的執行則令人生疑,起碼在此次*MH370客機失聯事件上,就有兩名持假護照的乘客順利通過了馬來西亞機場的安檢而混入機艙中。
美國較難通過航線非法入境
以美國為例,在9.11事件之前,美國的出入境安檢并沒有現在這么嚴格。“9·11”之前,美國的機場安全由各個機場自行負責,很多機場委托外包商進行安檢,乘客可以穿鞋通過金屬探測器。
而在事件之后,美國聯邦政府迅速接管了這一工作,并在國土安全部下設立了交通安全管理局(TSA),接管機場安檢工作,對所有機場實行統一管理。乘客在安檢門處不僅要脫鞋,還要解下皮帶、脫掉夾克、交出電話等。同時,在安檢時開始運用生物識別技術,包括指紋和虹膜掃描。而由美國國土安全部負責的指紋收集也由兩指擴大到所有10個手指的信息都將被采集。
具體做法是:美國國土安全部的“US-VISIT”安全項目通過電子指紋和照片掃描系統追蹤外國旅客的出入境狀態,此安全系統的步是要求非移民簽證申請人在美國海外的領事部門申請簽證時提供指紋。指紋的留取采取電子掃描的形式。之后,國土安全部的官員在美國出入境港口將核對簽證持有者的指紋是否與系統里儲存的指紋一致。
日本的入境審查流程則包括向入境審查官提交護照、出入境記錄卡等、指紋掃描器讀取電磁指紋信息,用相機拍攝面部照片等程序。
以色列航空公司被*為安全的航空公司。他們的理念認為襲擊飛機的不是物品,而是*。所以機場依靠情報和洞察力來截獲危險人員。據媒體報道,以色列航空會要求所有旅客在登機前接受一對一的談話,每位旅客的護照信息都會在美國聯邦調查局、英國蘇格蘭機場、加拿大安全情報處以及刑警組織的數據庫中進行檢索,以確定真偽。
中國出入境的檢查比歐洲嚴格
中國從2012年開始使用電子護照,也稱“生物特征護照”,即在傳統本式護照中嵌入智能卡芯片,除了能存儲持照人的個人基本信息外,還可采集申請人的指紋信息及當場簽名信息。
中國民航局規定:乘坐從中國境內機場始發的、地區航班的旅客,其攜帶的液態物品每件容積不得超過100毫升(ml)。有過機場安檢經歷的人都知道,在中國機場,像礦泉水、打火機這種物品是不可能帶上飛機的。
有網友詳細對比過中國機場和歐洲機場的安檢嚴格程度,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從進安檢口到終登上飛機全過程,中國機場的安檢遠比歐洲嚴格。身體與物品檢查這一環完成后,從安檢口到終登上飛機這一過程中,還要經歷五步安檢。這其中如果有任何一環對不上,比如你的*與本人不符或者登機牌未蓋章,你都無法登上飛機。
從警犬獲得靈感出入境電子鼻可辨別身份
今年,2月8日文匯報報道,西班牙研究人員從警犬獲得靈感,研發出一款電子鼻,單憑檢測體味就可辨別身份。
借助這項科技產品,今后通過海關的時候,人們可能無需再使用護照,甚至連指紋和瞳孔掃描也將被取代,“電子鼻”將成為普遍的出入境檢查方式,能大幅減少等候時間。
研究人員稱,每個人都有獨特體味,電子鼻能在旅客經過檢查站時辨別其體味,快捷簡單,實驗準確率達85%以上,高于面部掃描的準確率;而指紋和瞳孔掃描準確率雖高,耗時卻較久,旅客需停下按壓拇指并注視鏡頭一段時間,檢查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