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巨頭齊聚智能家居產業 未來誰主沉浮
2014年12月16日 14:13:41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整理點擊量:2702
導讀一直以迎新聞名的蘋果在WWDC大會上發布了智能家居控制平臺HomeKiT,另一科技巨頭谷歌在今年斥資32億美元收購了智能家居企業NeStLabs。國內阿里巴巴、華為、格力等也紛紛進軍智能家居市場。小米近日入股美的更是鬧的沸沸揚揚。這些巨頭的動作無疑是在向世人宣布:智能家居有著無限廣闊的市場前景。眼下國內外各巨頭齊集智能家居行業,誰將分得大的那塊蛋糕,把握智能產業的命脈,指點江山、主宰沉
【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 一直以迎新聞名的蘋果在WWDC大會上發布了智能家居控制平臺HomeKiT;另一科技巨頭谷歌在今年斥資32億美元收購了智能家居企業NeStLabs;國內阿里巴巴、華為、格力等也紛紛進軍智能家居市場;小米近日入股美的更是鬧的沸沸揚揚。這些巨頭的動作無疑是在向世人宣布:智能家居有著無限廣闊的市場前景。眼下國內外各巨頭齊集智能家居行業,誰將分得大的那塊蛋糕,把握智能產業的命脈,指點江山、主宰沉浮?
之戰 賦予智能家居以靈魂
智能家居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作為服務對象,滿足人的天性。當我們賦予了智能家居以思想和靈魂,生活將從此改變,煥然一新。智能家居成為了未來網絡發展的趨勢,而智能家居的開發離不開技術,這是顯而易見的常識。
湯森路透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的調研數據顯示,三星公司和中國的南京物聯傳感公司目前已經“囤積”了超過200項與家庭自動化相關的技術,從而在市場中占得先機。湯森路透對美國商標局和中國國家局自2000年來收到的關于家庭自動化方面的申請進行的統計結果發現,三星在過去14年中提交了近150項相關,索尼擁有60項左右,而谷歌和蘋果分別排在第16位和第30位。智能家居之戰就從開始打起,誰有更多的誰就有主導權。
之所以讓房子有了“靈魂”,得益于智能家居集成化系統,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系統、控制系統、安防系統以及窗簾系統共同融合成了房子的靈魂。POLYHOME智能家居系統以開關、照明、電器、安防、窗簾等幾大子系統共同組成了家的“靈魂”。北京博力恒昌科技自主研發的POLYHOME智能家居,憑借自主技術走在了國內前列。其基于先進物聯網技術協議ZigBee的無線智能家居,通過一個智能主機就能操控家中的智能家居設備,拿著一部手機出家在外就能控制家中一切,為主人提供舒適、安全、便利的生活。POLYHOME更是*突破ZigBee單火取電技術的智能家居廠商,徹底實現了智能家居0布線,目前該技術已經申請了國家。
各放異彩 誰能笑到后
蘋果擁有結合緊密的軟硬件和成熟的產業鏈,谷歌擁有開放的安卓系統,微軟擁有壟斷性的操作系統。這些優勢國內廠商都不具備,因此在與這些巨頭競爭時,國內企業就需要聯合起來,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
科大訊飛作為語音技術提供商,科大訊飛與中國移動聯合推出的升級版語音助手靈犀3.0,不僅讓手機處在鎖頻界面就能實現秒呼,還內置了的男女聲音識別技術,通過辨識性別進而提供不同的語音服務。此外,靈犀3.0還可以與智能家庭硬件進行互動,對電視、電燈、空調等家電進行語音操控。
此前小米智能插排開始試生產,與之前推向市場的小米盒子、小米電視、小米路由器等形成呼應,逐步“織”起一張智能家居戰略大網,并宣稱將在5年內依靠智能家居的營業額擊敗格力集團。格力方面也不甘示弱。目前已著手在家用空調中大規模配置智能芯片,并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合作,降低數據傳輸成本。通過數據分析用電情況,再通過云端優化為用戶推送節能方案,并希望按照省電情況收取能源管理費……
市場主導 由“我”做主
說到底,解決剛需是啟動市場的關鍵。互聯網公司大的優勢是擁有客戶資源,而不是硬件,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云平臺以及應用能不能結合用戶的剛性需求。希望能有不同的廠家能開放在云端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他們提供系統開發包,再交給第三方將其串連起來。
智能硬件對消費者意味著什么?其實就是服務。如果沒有服務,這個硬件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先要接入不同的服務,然后通過云平臺分發給智能終端,大程度地讓開發終端簡潔化、產品輕量化,同時解決功耗問題及硬件兼容性的問題。
總的來說,市場主導將以更懂我的智能家居由我做主。智能家居會讓中國的家庭變得智能化,生活會更加的便捷,輕松,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眼下圍繞著智能家庭安防市場的新戰役已經打響了。在決出后的勝負之前,必然會有很多反復和曲折,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來源:中華工商時報、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