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5月7日下午,360公司發布了這款名為“360行車記錄儀的全新硬件,這也是360布局車聯網領域的軟、硬件一體產品。360進軍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是偶然還是趨勢?
智能車載行車記錄儀
車聯網入口的第三條道路 車聯網這個概念炒了有好幾年了,從汽車廠商到互聯網巨頭,都對車聯網市場虎視眈眈,因為車聯網背后是所有汽車用戶O2O的入口,背后可以產生多種商業模式,誰先搶占下這個入口,誰就有機會在未來的入口爭奪中占據先機。
而車聯網難點在于互聯的節點如何進入到用戶的車里面。
互聯網的節點是PC,處理器是X86處理器,操作系統是Windows、Linux、MACOS,移動互聯網的節點是智能手機,處理器主要是ARM處理器,操作系統是iOS、安卓、WP。每個節點之間都可以互聯互通。
車聯網的網絡和移動互聯網相同,但是節點各自為戰。每個廠商,每個型號都不同:有的用ARM處理器,有的用Intel的X86處理器,還有用Mips處理器;操作系統也是各自用各自的,用Linux,用Wince,用各種各樣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傳感器大多根據供應商的不同而不同。這就使得車聯網的節點不能做到標準化。
硬件、軟件不能標準化,各種應用就難以做到通用,一種軟件,一種應用只適用于一家企業,甚至一款車型,自然無法做大,形成業界標準,進而產生商業模式。
為此,互聯網巨頭想了各種辦法。一類是蘋果谷歌這種手機派,不是軟硬件不統一嗎?沒關系,你用我的手機就行了,手機出來一個接口,車機出來一個接口,把手機投影到車機屏幕,這個入口就到手了,這就是蘋果的Carplay和谷歌的AndroidAuto,不過這種方式適合新車普及,舊車無法接入,所以目前我們還看不到幾款車支持。
還有一類是直接與汽車廠商談判,你在車機里面預裝我得軟硬件入口,阿里和上汽合作就屬于這種。但是這種方式只能一家車企一家車企去談,普及困難。
而360通過智能行車記錄儀是第三條路線,不管新車,舊車,不關什么品牌,什么型號的車,只要你買了我的智能行車記錄儀,就有了一個車聯網的節點,而提供這個智能行車記錄儀的就是入口的掌握者,這是容易普及的一條路線。
汽車內的“智能機替代功能機” 行車記錄儀現在有一定普及率,但是產品本身大多都不具備聯網功能,用手機來比喻還在彩屏照相的功能機階段,現在360靠智能行車記錄儀殺進去是有機會的。
360也動了一些腦子。它的行車記錄儀重量僅有67克,選用了高度敏感的CMOS圖像傳感器,畫質解析度高達1296P,并配有160度超廣角和2.4大光圈鏡頭,快門速度在1/4000-1/30秒之間,可以清晰記錄各類行車細節,比如機動車車牌號碼、道路標志、人臉等。
而所謂智能特色是,360行車記錄儀內置了無線WiFi模塊,并有APP支持,該產品還集成了三軸重力傳感器,當遇到突發事件時,產品可強制保存錄像,并上傳到云端,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自如觀看事件視頻。
手機APP,無線WIFI,重力傳感器都是競爭對手沒有的,高品質攝像頭加上手機APP,無線WIFI,重力傳感器,可以讓360的行車記錄儀體驗好于同類產品,類似智能機對功能機的體驗優勢,只要360定價合理,宣傳到位,這款智能行車記錄儀就很有希望普及。
智能行車記錄儀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在車聯網的爭奪上,360選擇的路線是容易普及的一條,在360啟動后,其他互聯網廠商也會看到。
從技術上看,行車記錄儀本身沒有門檻,而所謂“智能”,其智能程度不會超過手機。這就意味著從創業公司到互聯網巨頭都可以涉足,從智能手機市場的規律看,早推出高性價比,良好用戶體驗的廠商會占據先機。
在初期,廠商可以靠硬件盈利,而后期隨著普及率的提升,廠商可以利用智能行車記錄儀作為車聯網的入口,產生多種商業模式,帶來豐厚的利潤,這幾乎就是小米在手機行業的翻版。
智能行車記錄儀將成為下一個風口,它遠比穿戴式設備更靠譜,周鴻祎看到了,其他廠商也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