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狗勝了 服務型機器人進入你家的日子還遠嗎?
2016年03月10日 13:07:16來源:每日經濟新聞點擊量:53587
導讀“如果這場圍棋比賽,AlphaGo完勝的話,我認為,這就表示人工智能的基點來了。”
【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如果這場圍棋比賽,AlphaGo完勝的話,我認為,這就表示人工智能的基點來了。”Broad Link CEO劉宗孺如是表示。昨日(3月9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AWE)上,“智創未來”服務機器人與智能生活論壇正在舉行。而遠在韓國首爾舉行的世界圍棋李世石與谷歌人工智能系統Alpha Go的比賽一直是這場論壇的關注點。
日前,國務院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明確,要加速發展智慧家居等新興產業,智慧家居再次被推至風口。前日,美的、海爾也發布了機器人產品。無論當前對于智慧家居的入口爭論如何激烈,從各方動作來看,機器人進入家庭,并在智慧家居中擔任重要角色已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如今,人工智能在首輪圍棋大戰中獲勝,人類向人工智能認輸,是否意味著,人工智能進入家庭也近在眼前?
巨頭跑馬圈地進攻服務機器人
在今年的AWE上,智慧家居仍然風頭不減。美的與海爾均選擇在AWE開幕前一天分別發布機器人Bubble和Ubot,企圖將其打造成家庭服務機器人。
青島海爾技術工程師李志罡昨日也在現場透露,海爾Ubot機器人的定位是家庭安全衛士、家庭智能管家、兒童啟蒙陪伴、老人貼心陪護以及日常生活助手。通過手機和機器人的連接,Ubot還將能實現遠程控制,成為家庭中人的“替身”。據了解,目前Ubot已經可以支持WiFi及第三方紅外線配置的家電的控制。
據美的相關人士介紹,美的的Bubble也已經具備幫助控制家電的能力。“Bubble也有可能是未來智慧家居的入口。”
實際上,除了海爾、美的,格力也在跨界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領域、智能家居領域實際上都不缺巨頭,并且巨頭已經開始跑馬圈地了。”機器人零號CEO向忠宏表示。
巨頭們的跑馬圈地甚至使得部分在場創業企業認為,智慧家居已經是一片紅海。
不過,家居圈人士則普遍認為,“別說是紅海了,連藍海都還遠不是。”廣州河東電子董事長梁國芹表示。
從各方動作來看,盡管智慧家居仍在探索路上,但是服務機器人是未來智慧家居中重要一環已經是行業內的共識。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邱楠預測,今年三季度之后,智慧家居將會開始新一輪落地爆發。
智慧家居繞不開人工智能
昨日15點30分,人機世紀大戰場結束。在這場圍棋比賽中,Alpha Go戰勝世界李世石。這一消息在論壇引起了一場小騷動。
劉宗孺認為,“這表明人工智能的臨界點來了。因為下圍棋實在是太難了,我們做技術的都知道,象棋的每一步的變化都是可以預估,但是圍棋的每一步變化都是有無限種可能,很難預估的,牽涉到很多的算法和大數據的挖掘以及深度學習。”
在劉宗孺看來,人工智能一直難以進入家庭,恰恰就是因為現在的服務機器人還缺乏深度學習能力。目前所有智慧家居,僅停留在語音識別和人機交互上,用戶體驗并不理想。
“我覺得未來不是‘互聯網+’,也不是‘物聯網+’,我認為是‘AI(人工智能)+’”邱楠也指出,看好機器人的未來即是看好AI的未來。“但現實中,電影里的大白離我們還很遠很遠。”
在他看來,服務機器人重要的是具有深度學習能力,“深度神經網絡(DNN,Deep Neural Networks),所謂人工智能離我們還很遠。”
他舉例解釋說,要讓一個機器人認識一只貓,需要輸入上千張貓的圖片,然后系統通過學習,才能在面對一張圖片里辨認出有沒有貓。
“認知智能是AI需要突破的,”邱楠指出。他認為,目前智慧家居的應用場景仍然于簡單的語義辨認、命令控制等,但機器人并未能識別主人的意圖,不能主動提供服務。“比如我說,‘我好累啊’,機器人并不知道我這個時候要什么。”
盡管Google、Facebook和國內的百度都已經具備建設龐大知識庫的能力,但劉宗孺認為,“目前智慧家居語音識別已經很成熟,但是臉部識別、圖像識別,真正非常成熟的商用階段的目前還沒有。智慧家居繞不過AI。”
邱楠稱,智慧家居一直沒發展起來,有AI的機器人可能是打開智慧家居后的一把鑰匙。他認為今年6月份之后,智能家居的高潮才會開始。“各方面的原因都有,單品成本的下降、模塊的物聯網化以及智能家居對用戶的教育,我認為三季度之后都會達到一個臨界點。”他表示。
未來還很遙遠
在昨日舉辦的論壇上,相對于機器人企業侃侃而談智慧家居的美好未來,一些企業則顯得相對冷靜。
“機器人沒有那么厲害,”梁國芹坦言。去年12月份,為了商討智慧家居大計,家居企業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個名為“全國工商聯家居裝飾業商會”的組織,梁國芹擔任智能家居專委會會長,會員企業包括海爾、美的等家電巨頭,主要目的在于建立用戶需求標準。
梁國芹隨后表示,現在單品智能、機器智能都已經比較成熟,但用戶消費還在初級階段,“重要的是要整合各環節,但做這個整合很難。”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交互成本大也是影響智慧家居發展的障礙。只不過,交互的成本并不體現在錢上,而是指交互的便利性。“整個AI在智能家居鋪開還需要3~5年。”劉宗孺則認為。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