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環處境尷尬 用戶粘性差低端市場被壟斷
2016年05月24日 18:10:22來源:前瞻網點擊量:15991
導讀目前,整個智能手環市場基本上形成了三大陣營:、低端以及附加功能市場。
【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2015年被吹得風生水起的智能手環,終于在2016年廠商們做出了一點點改變,不是變智能,也不是變輕便,而是變好看。
本是鼓吹“戴在手上能記錄步數、消耗卡路里”,“晚上睡覺能記錄睡眠情況”等多種用途的智能手環,面臨尷尬的局面。如用戶粘度低、市場魚龍混雜、行業壟斷成風等。
目前,整個智能手環市場基本上形成了三大陣營:、低端以及附加功能市場。在市場,形成了蘋果、Fitbit、Jawbone及Bong等廠商的爭奪戰;在低端市場,眾多小品牌難敵小米的價格戰和品牌優勢,小米幾乎處于壟斷地位;新進廠商就開始尋求新的發展思路。
在火熱的可穿戴市場,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眼鏡是廠商專注的三個主要領域,作為智能設備和可穿戴設備的代表性品類,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在今年仍將保持增長。根據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的估計,2016年智能手環出貨量將達到4500萬臺,智能手表則為3200萬臺,Fitbit、蘋果(Apple Watch)和小米仍將占據出貨量的前3位,并均將擁有的銷量規模。
2011年,Jawbone Up發布智能手環,隨后,三星、Google、蘋果、耐克等大廠商,以及隨后跟進的各類小品牌,使得可穿戴市場在拓荒階段就迎來爆發式增長。2013年,京東將Jawbone引入智能產品平臺,上線以后瞬間搶空。由于產品供貨極度匱乏,每月大概能賣掉1000只。
小米作為智能手環低端市場的壟斷者,華米科技在今年3月份推出了手環Amazfit赤道系列,據稱這個手環及運動計步、運動軌跡、來電提醒、睡眠質量分析、免密支付等基礎功能于一身。價格嘛,賣299元,比79元的小米手環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不過,就各方反應來看,除了外表的設計讓其顏值比較高外,其他方面也沒什么亮點。
宣稱能運動手環能改變用戶習慣,看來他們的想法要改改了。運動手環嘗試著幫助用戶養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不管是不是所謂碎片化的時間運動。這就意味著,運動手環瞄準的目標消費群,主要是那些本身并沒有良好運動習慣的人群。
然而,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是非常困難的,這顯然不是一件順勢而為的事情。用戶黏性比較差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人只是買來當個玩具而已,新鮮勁過了,也就丟一邊,相信大多數人都是這個感覺。
在這樣一個專業而又細分的市場,小品牌無法與小米競爭,更別說蘋果等市場了。那么多團隊在做,每家又能分到多少份額?在智能手環領域是持續的市場培育和用戶教育的過程,也需要整個生態圈的不斷完善。手環對這種基于線下強關系的線上社區,依賴度很高。智能手環是中國的可穿戴市場個突破的產品,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