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 近年來,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實體經濟的發展遭遇困境,紛紛轉向電子商務領域。但是,實體經濟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其轉型和變革絕不能僅僅依賴電商模式。傳統的思維模式和經營方式越來越不適應當下的消費模式,新的商業生存法則正在興起。
燈飾照明市場新變化 掌握消費大軍心理是關鍵
如今的市場環境,商家們還沒弄清80后這一代,90后這個1.4億人的龐大群體,卻已經成為消費大軍。要了解這個族群的本質和心理,是現代市場營銷的一項新課題。不可否認,誰抓住了90后這一代,誰就搶先占領了未來市場的先機。
2016年,燈飾照明行業的市場變化,相信大家有目共睹。3月份的訂貨高潮,可以說讓很多人大跌眼鏡。水晶蠟燭燈一落千丈;小美式、新中式、簡法式蜂擁而至;以LED為代表的現代簡約燈異軍突起,成為新的亮點。……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是因為消費市場發生了改變,從而讓供給端發生了變化。那些還沒來得及變的企業,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今年5月初,與聯盟的幾位領導出差溫州,順便看一下市場。讓人吃驚的是,幾乎每個門店的門口顯眼位置都是美式或中式銅燈,美式的多。不難看出,溫州的消費市場對美式的需求肯定比較大。在走訪了幾家門店后,也印證了這一看法。雖然,在現場并沒有看到多少顧客光顧,但是,背后都有一些設計師在做整體方案。所以說,在這個消費決定供給的時代,用戶決定市場。
另外,以前時代的企業競爭,只是平面的二維競爭,同行業的競爭。如今時代的企業競爭,則是三維、四維,乃至更高維度的跨界競爭。有時候,當我們走進一個市場,發現冷冷清清的時候,忍不禁自問:“顧客都去哪兒了?”這個表面平靜得看起來幾乎結冰的水面,其實,下面還有一股或幾股暗流在涌動。客戶已經被其它行業引流到了其它地方,而我們還渾然不覺。這些看似與我們燈飾并不競爭的行業,卻正在蠶食我們的市場。
去年底,帶聯盟的幾個會員,去參加一軟裝公司的開業慶典,僅開業當天,就接了270多單,也包括了燈具部分。一位新疆的經銷商朋友也談到,在烏魯木齊一家裝飾公司,去年接了3000多單,也把燈飾一起干完了。如果每單按2000元計算,也有大幾百萬吧。還有,賣家具的也可以賣燈,賣飾品的也可以賣燈,賣窗簾的,賣衛浴的,甚至未來賣服裝的、餐飲的都可以賣燈。這種跨界帶來的競爭,我們該如何面對?值得深思和研究。我想,這也是很多商家,都能夠深切體會的現象。終端服務商是離用戶近的群體,也是對這種變化,感受深的群體。
今年4月初,共享聯盟在常州召開全國會員大會,就圍繞“新形勢和新活法”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汪順波會長在講話中也指出了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會呈現出幾大現象:
首先,傳統的燈飾照明概念會向智能光電轉移,以照明LED為代表的產品會替代所有發光。LED照明的大特性就是可以數字化,可以跟互聯網跟軟件連接。可以數字化的產品,它就能夠做到智能科技;
其次,整個產業鏈都是光電科技,會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出現。社會資本和政府資本會關注和進入這個產業鏈;
第三,互聯網是助推產業的發展,而不會革大家的命。互聯網的發展,一定會為中國的經濟帶來一次革命性的機會。互聯網創造了無限可能和想象空間,買方和賣方無需見面,就可以完成交易。互聯網這種技術革命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巨大方便。
談到新的活法,汪會長在講話中提到了三個原則:
,三交原則。“交友、交流、交易”這個三交原則,要牢牢掌握在老板以及合伙人,所有的員工身上。我們服務商,要先交友再交流后再交易。如果交友沒有交好,就不會獲得對方的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很順暢的交流,就不會了解到用戶的真正需求,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交易。
第二,要遵循“篤信常識、敬重規律、回歸本質”的原則。任何事物都不能違背了這個“常識、規律和事物的本質”。雖然,短期可能會取得成功,但是不可能持續。
第三,誠信的原則。今天這個社會也好,產業群體也好,都承載信用危機。信用在未來是非常值錢的,你可以沒有錢,但必須要有信用,失去了信用再多錢也沒用。
在這三大原則之下,汪會長還表示,“既然叫終端服務商,就是在圍繞用戶做服務。”產品很重要,但只是基礎。隨著產品變得同質化、標準化過后,產品就顯得沒有那么重要了。未來的產品呈兩個方向,兩大類:一個是超值性價比的產品;一個是純粹個性化產品。一個店面,如果超值性價比產品有80%,純粹個性化產品有20%,是安全的,否則會很危險。產品更具體一點,就是家居照明和居家花燈兩大類。家居照明是照明類功能性的,LED發光的,平板燈、筒射燈都算,這個是會極其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產品,以后機器就可以生產,產品透明,也沒什么價差。這種LED類的家居照明帶有智能科技,可以數字化,可以跟互聯網跟軟件連接。另一類是居家花燈,個性化的產品,這類產品是帶有文化與藝術的。比如海菱中式燈,它是帶有中式文化和藝術的產品。所以,在燈飾照明產品這個領域,它是承載了“科技、文化、藝術”這三樣東西。
所以,終端服務商的活法:一是,不管你的店有多大,產品的比例,家居照明的占多少?居家花燈占多少?梳理清楚了,就知道怎么活下去。二是,以服務為核心。未來,所有的一產、二產全都變成三產,農業也是服務業,工業也是服務業,全都是服務業。怎么去服務?兩條路。一條路是向智能科技照明設計專業上去深入發展、研究。不是去用戶家里配幾個燈,配點光,而是去做城市亮化或者叫城市媒體景觀。因為,這一波市場,政府的投入非常大,機會很多。城市亮化工程,既出形象又出效果,關鍵是老百姓還能感受得到。因此,要往這個方向加力。另外一條路,就是踏踏實實做好上門服務,跟客人態度好一點,做好裝燈、清洗等工作。
新環境下,既要有創新,也要有堅守,企業才能走的更遠,行業的前途才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