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近日,湖南株洲天元區駕校學員反映,天元區新東路邊,經常有居民從消火栓取水洗衣物,完全把消火栓當成了自家的“水”。消火栓水源盜用的問題是消防管理面臨的問題之一,如何規范消火栓的管理也是消防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消防中,消火栓管理存在諸多問題
消火栓的管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一、消火栓是否設置,能否正常使用。在消防檢查中,對消火栓的設置是否規范,設置了的消火栓是否能正常出水,配備的消火栓與消防帶是否匹配等都是消防檢查中常見的問題。二、消火栓使用的問題,對于能正常使用的消火栓,規范使用也是一個問題。像開文提到的市民在消火栓取水洗衣的現象就是消火栓管理的問題。除了被盜用水源,消防栓的另一個問題即是管理的不規范。消防栓被鎖住了不能使用;消防栓被物品堆疊遮擋,要用的時候不好,用起來不方面等問題都是隱患。三、消火栓維護保養,作為消防設備,消火栓也有著明確的安全時間,要定期進行檢查保養。如何讓消火栓更好、更長久的進行服務,需要平時多加防護、保養。定期檢查出水、水質情況,給消火栓安轉防護圍欄,使其免受如交通意外時撞擊等的危害,是消火栓另一項任務。
提高消火栓管理,各地有辦法
針對消火栓面臨的諸多問題,我國各地都在積極采取辦法進行改進。
佛山市12月1日起實施的《佛山市消火栓建設管理辦法》規定市政消火栓的維護保養由相關職能部門委托負責相應供水管網管理維護的單位負責實施,并要求如實記錄消火栓檢查、損壞、維修、保養等情況。其中,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驗;每半年至少對消火栓開展一次全面試水,清除消火栓內污水;確保消火栓完整,水壓充足,開關、悶蓋開啟靈活,無部件缺損、油漆剝落和漏水銹蝕等。同時,要向社會公布24小時故障報修電話,發現消火栓部件丟失、損毀或接到損毀報告,應當在48小時內進行配齊、修復;遇到修復場地特殊、環境復雜的修復時間適當延長至72小時。
在消火栓滅火救援和日常消防訓練使用中,除救災用水和供水企業搶修管道排水、應急供水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移動、使用消火栓。意見稿還列出嚴禁的幾種情況:如擅自開啟消火栓;埋壓、圈占、遮擋消火栓;擅自拆除、改動、停用、損壞消火栓;在消火栓5米半徑范圍內堆放物品、設攤、停車或者修建妨礙消防車取水的設施等。
貴陽市將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的《貴陽市市政消火栓管理辦法》規定,公安消防機構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市政消火栓實施監督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指導新建市政道路同步實施市政消火栓,在新建市政道路時督促相關單位對市政消火栓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督促指導城市供水企業做好市政消火栓的維護、管理工作,確保市政消火栓完好有效,正常用水;城鄉規劃、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市政消火栓規劃、建設、管理、維護等工作。
《辦法》還規定,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進行市政道路及地下附屬管線建設審批時,應當依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相關技術規范對市政消火栓的設計進行審查,并征求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的意見;發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門在城市道路項目可行性研究、設計和審查等階段,應當將市政消火栓建設經費列入項目總投資;市政消火栓的設計、建設、施工,應當按照建設程序確定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市政消火栓的維護保養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原則,經費納入其所在地區(市、縣)政府財政預算,實行專款專用。
臨沂市2015年6月以來,展開了市政消火栓智能終端監測系統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互聯網+”的總體框架下,臨沂支隊采取“走出去”方式觀摩學習、“坐下來”方式集體研究、“請進來”技術專家等方法,與當地科技公司共同研發市政消火栓智能監測預警系統項目,并明確了通過先進科技手段實時采集數據傳輸到運維中心,再進行智能識別、報警及處理維護的總體方案。臨沂支隊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了對消火栓水壓、出水量等狀況的實時感知,以地圖方式直觀展示消火栓和供水管網的空間位置,智能研判水壓等情況,實現對消火栓所有報警情況的“閉環”管理。
臨沂消火栓智能終端監測系統實現了對消火栓的“全生命周期”科學管理,為其他消防設備的科學運行提供參考,提升了當地消防科技支撐水平,增強了全市抵御火災整體能力與水平。據了解,今年9月,臨沂市市政消火栓智能終端監測系統通過公安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技術檢測,符合市場準入條件。
結語:消火栓是撲救火災的重要消防設施,關鍵時刻可以時間利用它撲滅初期火災,從而避免火災造成更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隨著各地對消火栓管理的重視,小伙啥U呢管理也在走上科學的路線,相信能進一步提高消火栓管理能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