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2017年1月12日至13日,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表示,2017年是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決戰之年,要把按司法規律與改革規律辦事統一起來,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提升改革整體效能。會上大家對目前中國社會存在的幾個難題進行討論并進行回應。
五大社會關注問題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予以回應
如何加強公共交通安全?
關鍵點——落實主體責任,建立智能化安保工作新模式
【背景】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軌道交通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北京地鐵單日高客流超1200萬人次,杭州已規劃建設總里程數超過446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地鐵、城鐵正在成為眾多城市“標配”。但許多人擔心,在封閉、狹小和人員高度密集的環境下,如何有效防范安全風險?
【回應】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提出,針對民航、高鐵、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發展快、安全風險大等特點,要借鑒湖北等地嚴密巡控網、完善安防網、夯實內保網、做強科技網的經驗,落實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經營主體責任,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智能化安保工作新模式,提高對各類風險隱患識別、預警、處置能力。
尤其是針對地鐵等軌道交通客流量大、通行快、安全風險高的特點,會議提出,要以防暴恐、防踩踏為重點,探索運用自動識別技術,提高安檢自動化、精細化、快捷化水平。同時,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安全防范意識,完善應急疏散、處置預案,嚴防發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如何打擊網絡*?
關鍵點——電信詐騙、買賣公民信息和校園貸引發的問題是打擊重點
【背景】過去一年中,山東女大學生徐玉玉之死等案件令人痛心,個人信息泄露問題為人們深惡痛絕,“女生裸貸”現象更讓人瞠目結舌。部門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網絡*已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并以每年30%以上速度增長。有效打擊網絡*,人民群眾呼聲不斷。
【回應】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提出,要適應新形勢,加強網絡技術手段研發建設,善于運用大數據關聯**行為軌跡、創新網上網下一體化打防管控模式。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要完善電信網和互聯網出入口詐騙電話防范系統,完善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異常資金交易風險防控系統,研究解決實名制登記中存在的漏洞,及時查封虛假、釣魚網站,切斷不法分子實施電信詐騙的網上通道。
——針對竊取泄露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新動向,深化專項行動,重點打擊灰色產業群,強化重點行業信息安全防護措施。
——針對“校園貸”引發的問題,要加強網絡借貸平臺監管,防止電信網絡詐騙的黑手伸向高校貧困學生。
如何防范*?
關鍵點——運用大數據制定證明標準,提高律師辯護率、當庭宣判率
【背景】過去一年中,陳滿案、聶樹斌案等*昭雪平反,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正式推開,人們希望疑罪從無、證據裁判等法律原則的落實能真正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
【回應】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提出,只有堅持懲治*與保障人權相統一,才能實現改革目的。關鍵要統一適用法定證明標準,確保偵查、起訴、審判的案件事實證據經得起法律檢驗。
會議提出,要按照先易后難原則,對量大面廣的刑事案件證明標準進行集中攻關,形成操作性強、可數據化的統一標準,為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落地奠定基礎。改革中,要處理好庭審實質化與改革庭審方式的關系,貫徹好證據裁判原則,落實好證人出庭作證制度,提高律師辯護率、當庭宣判率,讓法庭成為以看得見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的“殿堂”。
如何改變“執行難”?
關鍵點——法院與相關部門全面對接網絡查控體系,讓失信者處處受限
【背景】2016年,高人民法院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的目標,向執行難頑疾全面宣戰,截至目前已經取得重要進展。案件能否順利執行,直接關系到公平正義能否終實現,政法機關對此又將有何高招?
【回應】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提出,各級法院要進一步攻堅克難,加大依法執行力度,提高有效執行率。各有關部門要支持法院完善執行聯動機制,形成解決執行難的合力。尚未與法院網絡化執行查控體系對接的部門、單位,要盡快對接,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促進執行難解決。
如何規范文明執法?
關鍵點——制定執法標準和操作規程,確保民警執法辦案有章可循
【背景】*究竟怎么查?群眾能不能圍觀拍照?……2016年,一系列熱點事件引發了人們對公安機關執法規范的討論。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既是一線民警有效執法的基礎,更是人民群眾增強安全感的需要。在這一點上,人們滿懷期待。
【回應】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提出,深入推進公安執法規范化,既能讓民警增強執法自信心,又能讓群眾消除不安全感。要落實《關于深化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意見》,以解決執法突出問題為導向,研究制定基層急需、民警急盼的執法標準和操作規程,形成覆蓋面廣、簡明扼要、易懂好記的標準規范體系,確保民警執法辦案有章可循。本組文圖均據新華社(原標題:建立智能化安保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