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建立100個以上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作用的企業,打造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品牌。健康管理、居家養老等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基本普及,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顯著提升。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完善,制定50項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標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三部委聯合發文劍指智慧養老 誰將受益?
智慧養老迎新風口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達2.22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6.1%;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口1.43億,約占總人口的10.5%。已經超過聯合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數比例超10%即為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預測,我國養老產業規模到2030年有望達到22萬億元,未來10-15年是養老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年代。
三部委日前聯合發布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指出,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健康、養老資源供給不足,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養老日益增長的需求。智慧健康養老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能夠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
《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建立100個以上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作用的企業,打造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品牌。
中國指數研究院新發布的報告認為,智慧養老、信息化養老等新形式的“科技養老”服務模式將迎新風口。
報告指出,從全國和各省市的養老產業相關的“十三五”規劃中,可以看到各地加快線上信息化與線下硬件設施建設的布局,推進智慧養老發展。且大多規劃提出將“互聯網+”思路融合到居家養老平臺建設中,推行“互聯網+養老”,發展智慧養老社區,推動養老機構智能化信息管理平臺建設。隨著全國各省市將“互聯網+養老”落地實施,我國科技養老將實現跨越式發展。未來此類新興模式的養老服務標準化問題也將成為地方政策先行探索的熱點課題。
哪些行業股票會受益?
銀河證券認為,國家將大力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尤其是健康監護產業的發展。包括在供給方面采取措施提升技術、豐富供給、創新業態,在需求方面要求政府購買和地方政府補貼個人購買、拓展市場空間,在資金方面引導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共同發揮作用,有望對健康監護類產品的生產企業構成利好。
東吳證券認為,預計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覆蓋全生命周期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目前,3600億元養老金已經在7個省市開展投資,預計與智慧養老相關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傳感行業、健康大數據趨勢分析、家庭服務機器人等將受益。此外,利用現有信息平臺,建設健康養老共享系統也將是未來產業網絡化發展的方向,由此將帶來智慧養老硬件和軟件雙重投資機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