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智能家居】讓我們從一個問題開始!學會提問是成長的開始, 受兩“羅”的《長談》節目啟發,本文試圖以提問題并探討的模式來展示觀點和理解,同時,我們也可以就這些問題展開持續和深入的針對性交流,以期碰撞和挖掘深度價值。
什么是智能家居?
沒錯,我們在討論智能家居以前,先問一下“什么是智能家居”這個問題。在往下閱讀之前,你可以嘗試先寫下自己對智能家居的定義。
(此圖引用,版權歸原作者所用)
用“盲人摸象”來回答“什么是智能家居?”這個問題可能貼切不過了。因為,我也說不清楚什么是智能家居。做智能化集成兩年來,被客戶問到的多一個問題就是它,到現在我也沒有總結出一個讓自己滿意且簡潔明了的答案。
這或許不是我一個人的困惑,有興趣閱讀此文的應均是業內人士,不用多解釋。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智能家居這個系統的復雜性造成的,相對成體系的智能家居系統是由多個子系統構成的,如上圖中所表達的。從技術上來講,當前的智能家居系統是由計算機、通信、自動化、傳感器、大數據與云計算以及AI等技術領域共同孵化出來的“新物種”。因為這個“新物種”的遺傳基因比較復雜,所以不同行業背景的從業者在觀察這個物種時,就比較容易看到自己行業的影子,可是這并不是事實的全部。因為智能化系統服務于我們的“吃喝拉撒行住坐臥睡”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未來,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不是你媽了,而是你們家的智能化系統,在分析你的生活數據后,會提供給你一個更真實和客觀的你,這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做的事情,所以展望接下來的5-10年,智能家居有可能成為個全景式的數字生活的大數據應用,其中遠期前景非常誘人。
同時,因為物聯網已升級為國家戰略,而智能家居是物聯網的一個應用,所以大家都一致認可這個“新物種”的輝煌未來,前赴后繼的加入智能化產業隊伍。但是,所有喂養該物種的智能企業好象都低估了這貨的“食量”, 又高估了這貨的成長速度,因為對資金和資源的消耗都很大,同時也很難短期內實現健康且正向的現金流,所以真正從智能化上賺到錢的企業少之又少。
智能家居從早的家居自動化到現在,發展了30多年,雖然它不斷的將新技術納入碗中(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也一直勇猛精進的用無止境的新技術為我們服務,但有趣的是,我的很多客戶卻反應“這跟十多年前家里裝的東西沒啥區別啊“,這又是因為什么?
我從不得罪人的角度,嘗試來闡述一下智能家居的內熱外冷是怎么產生的。“智能家居”這個詞在英文中并不是叫“Smart Home”或“Intelligent Home”,這件事在其初起源的海外好象是叫Home Automation,比如ZHA就是zigbee協議棧的一個profile叫Zibgee Home Automation的縮寫。后來,在互聯網興起之后, 互聯網連接了大量的傳統物件和行業(現在叫互聯網+),連到那里,對應的領域就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連接到房子,連接到家庭后,就開啟了智能家居的信息時代,所以“智能家居”的另一個英文名也被叫為Connected Home(參見Gartner發布的新技術成熟度曲線-The Hype Cycle,大家找找2015年的Connected Home在什么位置)。
The Hype Cycle of 2015 from Gartner
以上稍微費了點篇幅介紹這幾個詞的,一方面是因為這幾個詞都帶了濃郁的時代特征,我都喜歡,老外用詞比較寫實,早期用 “Home Automation”,因為那時網絡不普及,現在叫 “Connected Home”,因為可以聯網了,可以跟家保持24小時的連接了,很好奇為什么他們沒有給這么高科技的一個系統取一個帶有科技感的名字(盡管他們的科幻電影很棒!)。相比較而言, 我喜歡的還是中國人給取的名字,“智能家居”,這個名字帶有對這事的強烈的期許和前瞻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