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時事聚焦】近日一款名為“水滴直播”的網絡平臺中出現全國多地學校的課堂直播畫面,引起輿論熱議。采訪發現,參與視頻直播的學校涉及多個省份,從幼兒園至高中畢業班均在其中,直播場景多為教室,也有學生宿舍。家長對此態度不一,有人認為這能讓他們“見證孩子的點滴”,也有家長擔心出現安全隱患。有學生則堅決反對,“就算是為了監督學生,結果向公眾直播,也太不顧忌學生隱私了。”(4月25日 澎湃新聞網)
學校教室直播成風 學生隱私在何處?
與通常意義的網絡秀場直播不一樣,這種直播實際上就是網絡監控平臺,在室內安裝個攝像頭的直播平臺軟件,就可以將視頻內容分享到網絡上,大家都可以看到。這種公開直播方式,除了起到監控非法行為、鎖定違法證據的作用,也能滿足商家管理員工、營銷推廣方面的需求,受到很多用戶的歡迎。不過,學校教室直播場景的公開化,卻令人感到頗為不安,畢竟將學生生活、學習鏡頭公開示眾,顯然有些不妥。
從媒體報道的情況看,安裝“水滴直播”的學校教室,既有便于網絡教學,學校主動安裝的;也有家長建議購買安裝的,目的是為了掌握孩子的舉動等。可見,學校教室搞網絡直播都是有現實需求的,家長和老師大都認可并支持,只是沒有征求學生的意見,難免會令其產生抵觸心理。
教室是一個封閉式環境,學生每天要在教室里待很長時間,又要在視頻監控下學習、生活,猶如現實版《楚門的世界》。時刻感覺自己在鏡頭下被人觀看,多少會影響到心理健康成長,家長與老師需要對其做心理輔導,讓學生了解視頻監控對他們的益處,從而降低負面影響。而且,現在城市里到處都是攝像頭,大家都已習慣了“天網”的存在,加上智能手機全面普及,只能主動適應攝像頭。
從安全的角度考慮,視頻監控還是利大于弊的。但學校教室直播涉及未成年人的隱私信息,不宜在網絡上公開傳播,應給其加上一把“安全鎖”,限制視頻受眾范圍,只能家長、老師和校方管理人員有權限,采取密碼、邀請制,嚴格禁止對外開放鏈接。不僅學校、家長要高度警惕,平臺管理方也要引以為戒,主動將學校視頻直播封閉處理,以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安全。
學校教室直播問題,不僅在“水滴直播”平臺上的存在,其他網絡監控直播平臺,也有類似問題。因此,網絡監管部門應以此為鑒,將網絡視頻監控平臺納入內容管理范圍,嚴格規定監控內容開放標準,以規避安全風險,切實保護好未成年人的隱私信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