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今年我們選擇了76家生產視頻監控軟硬件產品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其中有部分公司的兩項數據中有一項是監控產品;比上一年的研究增加了31家公司的數據。由于視頻監控設備越來越多地用于監控以外的領域,特別是一些規模很大的企業比例還較大,我們把這幾家企業列為視頻設備制造商。視頻監控設備的下一級分類我們今年新增加了監控芯片、鏡頭和安防線纜等細分類別,這些產品是監控產品或系統的重要的零部件。中安消2016年并購深圳科松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常州明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明景電子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中安消的安防產品由防盜報警擴大到監控及出入口控制等細分安防產品,由于監控產品占比大,且年報中沒有細分安防產品的成本或毛利率數據,我們把中安消的安防產品放到監控產品類。
我們先看看表1-1:視頻監控生產企業2016年經營情況表。
注:東方網力兩項以監控設備為主,軌道交通為輔;安居寶兩項以對講為主,監控為輔;廈門信達的子公司安尼數字與信達物聯分別從事監控設備和識別產品業務;華成智云兩項以監控軟件為主(包括技術服務),以運營服務為輔;中安消的運營服務以國外市場為主,因此其兩項業務以智慧城市為主,安防產品為輔,立元通信兩項以監控工程為主,監控設備為輔。
從這76家公司2016年年報所獲得的數據中,營業收入增長幅度一項,我們按照增長幅度大于60%、40~59.9%、20~39.9%、0~19.9%和0%以下五類進行統計,其中大于60%的13家,40~59.9%的12家,20~39.9%的16家,0~19.9%的18家,負增長的17家;分別占總數的17.1%、15.8%、21.1%、23.7%和22.4%。2015年和2014年年報納入我們研究范圍的視頻監控設備生產企業分別有45家和19家。近3年監控生產型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增長幅度各檔次的企業家數和所占比例具體數據見下面的表1-2.
2016年75%以上監控生產企業收入正增長比例,低于2014年的比例,但高于2015年的比例;由于2015年增長大于60%的比例多,2016年總體增長速度仍在下降。在數據分檔完全一樣的情況下,2015年呈兩端高中間相對較低的U型。2016年監控生產商銷售額高增長檔次占比有減小的變化,低增長檔次有增加的變化。此外,規模大的兩家企業銷售收入增長速度在放緩,但仍高于行業平均增長速度,產品占有率的集中度仍在提高。
表1-1中2016年銷售收入合計權重達到75%的海康與大華兩家公司的境外銷售收入的增長都遠遠超過國內收入的增長。海康威視2016年國外收入93.6038億人民幣,增長40.62%,高于全部銷售額的增長率;大華2016年國外收入50.5591億人民幣,增長39.45%,也高于全部銷售額的增長率。兩家公司國外收入合計超過140億人民幣,增速在40%左右,低于2015年這兩家企業的國外收入增速。海康出口額占全部銷售額的29.32%,大華出口額占全部銷售額的37.93%,兩家出口額占比均有提高。這說明國內監控設備供應端超過需求端的增長速度,使得國內設備供應端的增長仍保持了較高速度。總體看來視頻監控產品行業還是保持了較快增長。但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2016年監控產品的市場增長速度在進一步下降。
從監控幾類細分分產品生產企業的銷售收入來看,設備中的熱像儀、存儲設備生產企業全部是正增長,而生產監控芯片、鏡頭和安防線纜的5家企業收入也全部是增長的,表現較好。監控軟件、傳輸設備類的企業絕大多數收入增長。而顯示設備生產企業有50%是負增長,負增長的比例高
我們在表1-3中統計了近3年監控生產企業毛利率和利潤數據的增長或下降情況,由于2016年有2家是沒有產品毛利率數據的子公司,只有73家公司有產品毛利率變化數據。2016年有34家企業毛利率增加,占45.9%,40家企業毛利率降低,占54.1%;而利潤增加的有49家,占64.5%,利潤減少的有27家,占35.5%。2015年也有2家是沒有產品毛利率數據的子公司,2014年則沒有子公司的數據。近3年監控生產企業毛利率及利潤增加或減少的企業數字和百分比情況見表1-3。
從表1-3可以看出:1、由于多數企業收入增長,企業利潤增長情況好于毛利潤增長情況;2、參與統計的視頻監控生產企業2016年平均盈利情況兩項指標均不如2015年,毛利率增加的比例好于2014年,但利潤增加的比例低于2014年。而2015年平均盈利情況好于2014年。
從表1-3分析得到的數據與大家的感覺不大一致,我們分析造成的原因一是2016和2015年有大批企業在新三板上市,新上市公司規模較小,上市后當年地方政府對新上市公司有較大金額的獎勵,2016年的年報反應這項獎勵2016年上市的有,2015年上市的2016年就沒有了,而且每年的中介費用較大,這對小企業利潤影響較大。這也是2016年部分新三板上市公司利潤增長不利的重要因素。二是2016年的總體宏觀經濟形勢不好對安防行業也有影響,特別是對非上市公司影響更大。從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監控生產企業2016年的競爭雖然比前兩年要緩和一些,但仍很激烈,產品毛利率下降的比例仍很高。
在監控生產企業的年報中,有幾家規模較大企業的分產品分析一節是按照前端產品與中后端產品來分類的,重點研究有代表性的這些企業前后端產品數據可以較深入看清各部分產品市場份額比例和盈利能力的變化。表1-4匯總了13家有前后端設備數據或可以分別計算出前后端設備數據的公司,表1-1中另外幾家監控產品線較全的公司,如英飛拓、漢邦高科、智諾科技等由于無法分別計算前后端設備數據而沒有選用。有部分公司年報上只有監控分產品收入但無這些分產品成本數據,我們也未采用。
在中后端產品組成上13家企業有較大差別。一是有的公司中后端產品包括傳輸、記錄、控制與顯示4個類別,如大華;海康分為后端和控制平臺設備兩類,后端為DVR和NVR,控制平臺設備包括傳輸、控制及顯示設備、大型存儲設備NAS以及視頻管理軟件VMS等;佳信捷中后端產品分為中端和后端兩類;有的公司中后端產品線不全,只有前述的4類中的2或3類,如安聯銳視后端產品只有DVR一種,多數企業把硬盤放到其他類或單獨計算。二是各家公司中后端幾類產品的比重差別很大,這是造成毛利率差別較大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在控制平臺部分由于軟件所占比例不同,產品的毛利率差別很大。有的公司在監控分產品中除前后端產品外,也有包括前后端設備的系統或成套產品,這樣造成前后端產品收入數字減少,如藍色星際、安聯銳視等。
內地的監控企業絕大多數是從某一類監控分產品開始起家的,然后逐步擴大到多類分產品,其中少數企業形成了全系列的產品線。這13家企業中,海康、大華、同為、藍色星際、安聯銳視是從DVR及其板卡起家的;萬佳安、佳信捷、翔飛這幾家深圳企業是從攝像設備起家的;中微電子、微創光電、諾龍是從光端機起家的;只有東方網力和科達分別是從監控平臺和NVR的角度進入監控領域的。
截止到2016年,從攝像設備起家的幾家企業前端設備比重還是大得多,從光端機和監控平臺起家的,以及部分從DVR和板塊起家的企業,中后端產品的比重都要大得多。而海康、大華、科達這3家產品線全的企業前端設備的比重都比較大,這3家企業前端與中后端設備之比在1.45~1.85區間,如果分別加上硬盤,兩者之間的差距沒有這么大。從目前來看,這3家企業的中后端某些產品市場占比相對小一些。
據我們這些年的市場調查,監控前端設備始終占據著監控產品市場的位,接近45%的占比,隨著前端設備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其占比還在提高,而監控系統的幾類中后端產品占比相差不大,隨著監控網絡化、集成化的進展,控制設備的比重在提高,傳輸設備的比重在降低。
從表1-4可以看出,除佳信捷、翔飛之外,其他企業前端產品都有增長,多數增長較快。而中后端產品只有翔飛、萬佳安兩家負增長,其他企業多數增長幅度也不很大。
從產品毛利率來看,大部分企業的前端設備毛利率在30~45%之間,毛利率較高的企業的除產品比重較大,也與其主要應用領域有關。前端設備的毛利率7家提高6家下降,兩者相差不大;而去年我們做同樣數據的統計中,有前端產品毛利率比較的7家企業中6家都是下降的。
多數企業中后端設備的毛利率在35~45%區間,中后端產品毛利率在50%以上的企業主要是控制設備比重較大的幾家。中后端設備的毛利率9家提高4家下降,但有2家下降幅度較大。而去年我們做同樣數據的統計中,有中后端產品毛利率比較的8家企業5家提高3家是下降的,兩年毛利率提高的比例分別為64.3%和62.5%,2016年略好一點,但相差不大。雖然這些企業的中后端產品的構成差別較大,可以看出2016年多數中后端產品的競爭沒有前端產品那樣激烈。
表1-4中沒有以顯示設備為主的企業,而表1-1中的幾家以顯示設備為主的企業多數收入是下降的。前幾年由于超大屏幕(主要是拼接大屏)增長較快、效益較好,吸引了眾多企業參與競爭。有兩年顯示設備市場增長較快,但隨著近3年拼接大屏價格迅速下滑,常規顯示器價格也逐步降低,顯示設備市場增速回落較快。中后端產品中傳輸類受監控網絡化進程加快影響大,特別是線纜市場下降較快,因此傳輸類市場份額下降明顯。由于表1-4中只有訊道股份1家生產安防線纜的企業,并且其產品不只應用在監控行業,數據的代表性不足。
在2017年5月8日海康威視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胡揚忠總經理說:在過去幾年內產業進入了一個洗牌的階段,2013到2015年洗牌比較明顯,到2016年已經減輕。2015年海康是有逐季下降的情況,國內的洗牌在2015年也是比較血腥的一年,國內市場毛利也下降了6個點。未來一兩年我還是比較樂觀的,外界不確定的影響未來幾年都有可能還會存在,但是10%的平均增長還會有。成本下降導致平均價格會下降,所以會造成前端產品增速變化。
監控產品市場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市場份額的爭奪,而產品毛利率的變化是市場競爭的主要反映,我們是同意胡總上述的主要觀點的。從13家有監控細分產品數據公司毛利率的變化也符合胡總的看法。
結合上面研究得到的數據我們得出以下幾點看法:
1、總體看來,上市公司前端設備的增長快于中后端設備的增長,前端設備市場集中度提高也較快。
2、近3年前端設備的競爭激烈,產品毛利率普遍下滑,2016年一些企業產品毛利率有恢復性增長。中后端產品中毛利率情況是2016年略好于2015年。
3、用表1-4:部分視頻監控生產企業前后端產品經營數據比較與表1-2:近3年視頻監控生產企業營業收入增長幅度統計表、表1-3:視頻監控生產企業產品毛利率、利潤增減比例對照表的統計數據進一步比較,無論是銷售收入,還是產品毛利率13家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的平均數據均好于75家(包括這13家)的平均數據。我們以為這13家企業在75家企業中實力也較強,這也是市場集中度在不斷提高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