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杭州阿里巴巴無人超市開張,生物識別技術防盜。“淘咖啡”開張前,開發這套全新的無人支付技術的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的工程師們做了一次內測:把商品放進書包、塞進褲兜;多人擁擠在一個貨柜前款;戴墨鏡;戴墨鏡+戴帽子……
測試結果顯示,常態場景都能被識別,非常態場景大多數情況下也能被系統識別出并準確扣款。
技術負責人、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技術專家曾曉東說,這套技術方案混合使用了計算機視覺和傳感器感應,再疊加非配合生物識別技術,以降低誤判率。
本文將從經營性指標、市值等多個角度,對當前新三板市場上的生物識別企業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目前新三板生物識別行業的營收、凈利等規模呈現兩極分化趨勢,中小企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等結論。
超五成企業集中分布于北京和廣東
數據顯示,17家新三板生物識別企業中,北京、廣東的掛牌企業數量分別為6家、4家,合計占比58.82%;除此之外,山東有兩家企業,其他地區企業數量均均為1家,從中可以看出,新三板生物識別企業表現出集中分布的特點。
2015年起掛牌企業數量急劇增加
2007年9月28日,海鑫科金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為新三板市場上生物識別領域的者,也是目前毋庸置疑的。截至2017年7月6日,新三板生物識別行業共有17家企業。在17家企業中,于2011-2014年掛牌的企業合計有5家,而在2015年掛牌的就有9家、2016年掛牌的有3家。
超八成企業市值在10億以內
截止2017年7月6日的數據顯示,17家新三板生物識別企業中13家有市值。其中,海鑫科金(430021)以18.09億元的市值位列,除此之外,還有東華宏泰(833007)市值超過了10億,其它企業市值均未達到10億。
整體來看,生物識別行業市值普遍較低,沒有出現超過20億的企業,并且分布相對集中在10億元以內,共11家,占比84.62%。
3家企業占行業總營收過半
數據顯示,2016年新三板生物識別企業營收相對較高,在17家企業中,有5家營收超一億元,營收在0-5000萬元、5000萬-1億元、1億元-5億元的企業分別有6家、6家、4家,營收高于5億元的有1家。
數據顯示,新三板移動游戲行業2016年總營收23.24億元,平均每家企業營收1.37億元。其中,的企業及其營業收入分別是海鑫科金6.16億元、博雅科技4.10億元、奔凱安全4.07億元,占行業總營收的61.66%。而相應的,有10家企業營收低于均值,占比達58.82%。
17家企業均盈利
數據顯示,17家新三板生物識別企業,在2016年均實現了盈利,而有8家企業盈利過千萬,多的為奔凱安全,凈利潤3918.85萬元。
52.94%的企業資產不足1億元
數據顯示,17家新三板生物識別企業總資產分布集中度很高,總資產不足1億元的企業有9家,占比52.94%,企業總資產集中分布在0-3億元,總資產價值在10億元以上的僅有1家,為海鑫科金12.32億元,呈現出一家獨大局面。
原標題 【菩提·信息技術專題】新三板生物識別上市企業報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