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媒體導讀】隨著RFID技術的成熟和普及,中國意識到應用RFID技術會給眾多行業的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加快了制定相關政策、推動RFID產業發展的步伐。近年來,中國有關部門對RFID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為RFID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中國RFID的應用從政府主導項目逐步向各行各業擴散。
近幾年,由于電商的火爆,線下實體店的客源和訂單在不斷流失,與此同時呢?電商在送貨速度和交易額不斷刷新紀錄的同時似乎天花板已顯現,現場體驗感的缺失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一直為客戶所詬病。
然而,很讓人費解的一個現象是現如今零售行業的巨頭正紛紛“觸電”RFID,在小編進行了解之后發現,RFID對于零售行業確實有不少好處。在新零售的風口上,RFID行業的春天要來了嗎?
效率為王,零售巨頭紛紛觸電RFID。首先是快時尚服裝連鎖品牌UR,通過RFID應用管理供應鏈技術,實現了7天的前導時間、每周每店兩次貨品更新、每年推出萬款新品;接下來是*三大零售商麥德龍在RFID方案實施后,倉儲人力開支減少14%、存貨到位率提高了11%、缺貨情況減少11%;后,大的零售商沃爾瑪也要求供應商在包裝箱及集裝箱上貼上RFID標簽,開發出基于RFID等技術的供銷存系統及衛星定位系統,通過采用RFID技術每年可以節省83.5億美元……
打通線上與線下,實現傳統零售行業的全渠道零售。所謂全渠道零售,就是將實體與數字銷售渠道聯動起來,實現網上下單和店內提貨,再比如店內體驗和網上購買等。除了要打通線上與線下的壁壘,物流也是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實時且的可視化庫存管理是全渠道零售的堅實基礎。作為全渠道零售的兩個關鍵性動作——在線購買店內提貨與店內發貨,都需要零售商清楚地知道各店鋪每種商品的具體數量。通過RFID技術進行庫存的統一管理,可以將一處的多余庫存轉發補充至其它店鋪,既緩解了滯銷狀況,也能提高整體銷售量。
無人便利店門派林立,然而基本都離不開RFID技術。目前,無人便利店的玩家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以歐尚、大潤發為首的傳統零售,一類是以阿里、繽果盒子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還有一類則是由居然之家、娃哈哈等為代表的跨界運營企業。它們的共同點是基本上都離不開RFID技術,每件商品上面均貼有RFID標簽,用于結賬收款,此外還配備了監控系統、遠程客服等功能。從使用流程來看,則主要分為預識別、免識別、全開放三種模式。
預識別模式,是指用戶在打開智能商品柜或無人店大門時需先進行身份識別后方可進行商品購物的。例如:歐尚引入的無人店,需要掃描二維碼后才可進入。
免識別模式,是指用戶無需進行身份識別即可進行商品購物。一般這類無人店都會設有門禁系統,消費者通過物理開關可以直接進入店內,在消費者進入后,門禁自動鎖死。這種無人店中的商品均有RFID標簽,在采購后會形成相應電子賬單,消費者只有支付成功后門禁方可重新開啟。
全開放模式,是指用戶可自由出入店內,并且可以實現多點購物結算。這類新型店鋪中的商品帶有RFID或二維碼支付標簽,消費者在選擇商品并掃碼支付后才可出店。但是,如果未完成支付而出店,門禁系統自動檢測后會報警。
總結:不管無人店,還是有人店,又或者是繽果盒子等這類的新零售,RFID技術的應用前景被業界人士普遍看好。經過了多年的積累,我國RFID行業中*眾多,遠望谷、國民技術、中瑞思創、達華智能、信達股份等在行業中都有了深厚的技術積累。
據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單就超高頻RFID標簽2013年需求量在30億顆左右、2015年為70億顆左右,2017年在新零售的刺激下,超高頻RFID標簽需求量更是有望達到130億顆以上,有望迎來新一波的應用高潮。
原標題 零售業的佳藥方是什么?RFID技術迎來應用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