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視點跟蹤】智慧停車已經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支持,并且隨著政策的鼓勵、資本的熱捧以及新技術的發展,智慧停車已在全國各大城市拉開大幕。智慧停車已經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支持,并且隨著政策的鼓勵、資本的熱捧以及新技術的發展,智慧停車已在全國各大城市拉開大幕。
本期帶來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勇先生,他的分享是《開放、融合,用芯智造城市新生態》,以下為演講實錄內容:大家下午好!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來賓、客戶,包括同行,大家下午好!
今天用安博會的時間,捷順冠名第四屆中國云停車產業發展論壇,也是次參加行業的論壇,我們和公司的唐總還有員工一起聊,非常羨慕,我們同行有很多時間參加各種各樣的行業論壇,我們捷順不擅長,也沒有時間,我們每天有復雜的工作產生,沒有時間參加各種各樣的論壇。今天捷順有必要代表這個行業站在這里,利用安博會的機會對行業做一些探討,對捷順做一些介紹,包括我們公司這幾年的變化,這個行業未來無人化停車的論點做一些溝通。今天我聊的概念代表捷順的概念,在座也有做互聯網停車,也有做車牌識別的,也有路內停車的,我們一起探討。
先回顧一下這個行業。捷順在這個行業25年,我本人在這個行業待了18年,從90年代初期談到停車行業,那時候感覺就是道閘或者插卡式的停車設備,早些時候在停車場競爭的都是國外的品牌,有很多品牌已經不在了。再到20年代初期,我們做IC卡的整車廠,當時我們國內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國內的傳統的,很多老廠家在一起做了有一二十年,每年都有新興的廠家出來。2005年往后走,我們提出CPU卡、RFID、藍牙等新技術,慢慢開始整個安防跨界,不局限于智慧行業做停車的,而且做監控、對講的也慢慢進入這個行業。直到2014年開始,車牌識別才真正的盛行,再加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把整個行業從以前非常小眾的出口控制的行業拉到整個產業的行業。我以前和人開玩笑,我們做十幾年停車,每次和朋友介紹捷順做什么的,行業內的人就知道,跨過這個行業聊,大家都很難知道這個細分行業做什么。現在我們很開心,這是一個大眾、時髦的行業。停車產業圍繞智慧停車帶來的車主服務、車位運營,這個行業進入更大的互聯網停車的行業。
談到互聯網停車,程主任在聊,互聯網停車聊的時候,特別是2014年開始,大家躊躇滿志,很多公司說我要在幾個月內圈一千個、一萬個停車場,幾個月內實現真正的互聯網停車的運營,事實上直到現在為止,大家慢慢理解互聯網停車并不是那么容易,因為產權分離等原因。在這里我想聊一下,停車如果沒有迅速鋪開還有一個原因,我們的設備、硬件并沒有標準化。之前是傳統的硬件,接上互聯網就變成互聯網硬件,支撐這個行業往下走,整個停車行業應該全面進入智能硬件的時代。之前賣的是一個功能性的停車場,像手機能夠取卡、繳費,現在是智能硬件的時代。智能硬件的車牌識別加移動支付不僅僅是標簽,經常有人聊我是做車牌識別和移動支付的停車場,以前老的公司做IC卡為主,兩三年前可以用這樣的特點打開這個市場,但是現在車牌識別+移動支付不再是支撐的標簽,也不再是區別別人的標簽,而是停車行業的基本特性。我想在座的每個公司都有車牌識別+移動支付的技術。
聊到智能硬件,在這里我想再說一下,車牌識別+移動支付,智能硬件不僅僅是這兩點,智能硬件是全面感知的,它的感知技術包括車牌識別,可能是電子車牌,也可能是二維碼,還可能ETC。我們的硬件應該是即插即用的。早期聯網累的是,以前的設備是純線下,聯網之后,不是像電腦一樣插網線就可以連上。我們在聯網并到設備支持互聯互通、迅速聯網,本身我們的設備就要進行設計,如何做到即插即用,如何做到電腦一樣插網線就可以用?捷順做了很大的研發投入,把整個硬件從以前的固定市場變成即插即用,插網線直接上網,不需要裝操作系統、不需要裝數據庫、不需要裝殺毒軟件,插網線就可以直接用。包括我們的硬件,不止是車牌識別+移動支付,還要支持互聯網之上的應用,包括互聯網之后不是需要到互聯網上才能用,可以支持可脫機,支持多鏈路上網絡。所以我想停車場應該進入智能硬件的時代,智能硬件應該從骨子里,真正從技術上做變革,企業必須靜下心來做研發。
捷順剛開始趕互聯網熱,迅速把我們的管理軟件接通互聯網,實現移動繳費、互聯互通,實現移動開門。我在現在可以說,那時候我們聯網真是一身汗,今天可以繳費,明天不能繳費,今天通,明天不通,經常有這樣的事。我經常開玩笑說我們以前做的是把坦克+翅膀,讓它上天飛,但是它不是真正的飛機。如果是互聯網停車要做真正的飛機,而不是在坦克的基礎上加翅膀的方式,我覺得整個智能硬件應該從整個前端的智能終端到標準互聯全面的應用。捷順這兩三年從整個硬件,包括智能盒子、停車場控制機、門禁控制機、車位狀態管理、自助繳費設備,整個一系列從外觀到內在全部重新更新。
前兩天和移動互聯網公司聊,是做互聯網停車的,他說,趙總,我以前認為互聯網停車把C端搞定就可以,只要C端喜歡,我的設備就不愁沒有人買、不愁沒有人用。做了幾年,現在我終于明白這個行業首先是2B行業,B2B2C的行業,所以我們很多想走快的人或者想用互聯網停車找概念的人,我們更多的想如何去C端運營,如何做APP,如何做用戶體驗,讓用戶爽,如何做快速復制。但是停車行業從以前的卡、線下繳費真正走到線上去,我們還要做多少配套?如果我們的B端以前用保安收費,走上互聯網之后還要有哪些配套的應用能讓這個系統走向互聯網?我想第二個觀點是我們首先應該多思考如何真正給客戶賦能,而不是大談、特談互聯網的故事。
拋幾個話題,一是無人化停車場,我稍微潑點冷水,3年前國家提到“互聯網+”,互聯網+打車、代駕等等,于是很多資本和創業者涌入互聯網停車行業,因為互聯網停車,加上停車難、停車的剛需,很多故事,以至于產生幾百家互聯網停車公司。我覺得停車行業不僅是停車行業本身,還是互聯網炒作的載體。今天走到安博會的2號館、3號館、4號館,現在大談特談互聯網停車的企業不多了,互聯網的風下去了。看完之后,我覺得不是很興奮,我為這個行業揪心,互聯網把這個行業這兩年搞得天翻地覆,搞完之后它走了,但是我們的同行還是這樣,我們的競爭對手、友商還是以前的水準,只不過連了互聯網,換了車牌識別而已,這個行業并沒有特別大的進步。“互聯網+停車”是一個概念炒作了兩三年,現在它走了,無人化又來了,無人化便利店、無人化加油站、無人化停車,我們的行業、我們的停車真正做到無人化嗎?無人化是一個概念還是要推動這個行業實現無人化?我想在座的每個企業、每個客戶都要靜下來思考,怎么真正做到無人化,而不是把無人化作為概念炒作。
設備到線下、線上還要構建多少能力,讓它真正走到線上?如何實現B端,幫他實現他的運營夢,而不是每個廠家、每個供應商都大談、特談自己的運營夢。比如走到線上,我們設備互聯互通,我們總是講如何讓C端爽,但是作為B端來說,首先想到的是集中化管控如何令他降本增收,如何降低成本,如何財務一體化?今天微信支付有人在,停車場有微信支付,有支付寶支付,還有一大堆支付,我們所有的設備使用方讓它和一個個支付系統對帳嗎?我覺得應該有財務一體化的方案讓它更方便,而不是讓他每天看幾本賬,增加他的工作量。
聊一下無人化的主題。3、5年前談車牌識別,我們都談車牌識別率,當時做到99%就很棒,現在說99.5%不是水平,現在有很多人提99.8%、99.9%,不管是多少,剩下的怎么辦?難道車場的無人化僅僅是車牌識別準確就OK嗎?車牌識別0.5%識別不準確,千分之一的無牌車怎么處理?我們現在用無感支付很爽,我們的車牌綁了一個微信帳號,綁了一個支付寶帳號,車牌的B認成8,扣別人的錢怎么辦?這都有可能引起扣費錯誤。我們做云端繳費,每個廠家都會碰到繳費遇到網絡堵塞或者各種各樣的原因到出口,支付的記錄并沒有下發,然后不能出場,怎么辦?有的人說,我從來沒有過,那我只認為你沒有真正做這個行業,如果做過,一定有這樣的現象。我們的網絡堵塞、系統斷線,這個技術下不下來,怎么辦?我們還有現金交易,包括找零,包括消費打折,包括會員積分抵扣如何實現,這些都是無人化需要思考的。
我再次提出一些我們的概念:停車場實現真正的無人化還要配合各種各樣的技術,比如無牌車和識別錯誤的糾錯,通過靜態二維碼、車型等各種技術,或者紙票取卡,讓有牌、沒牌都可以應用。包括車牌識別錯誤,如何后臺手動矯正。還有支付方式,還有積分、券如何用,還有會員卡都要考慮,還有輔助系統和電子發票,我們的車輛安全,包括我們的商戶打折等等,這些都要考慮。我們想無人化要做到中心托管、在線運維、遠程運維,我認為這些基本的特性都要做到,才能支持真正的無人化,否則無人化只是概念,無人化只是解決99%的問題,但是1%留給客戶,我想沒有辦法用。包括無人化,如果不去扎下心做應用、做這樣的解決方案,無人化只有在特定的場景和小范圍的試點可以實現,大范圍推廣還有很遠的距離。
捷順之前很輕松,因為一套設備放在崗亭里面給客戶用就可以。現在設備連上互聯網之后,發現客戶的訴求更多了,要求更多了。這次安博會沒有怎么展示硬件,主要展示的是捷順的軟件平臺。從本身的技術管理到服務提升到增值運營到開放合作,停車這樣的入口、應用,究竟客戶需要什么,捷順做了整個互通管理平臺,主要是給我們的B端做集成化管控用的。我們做了整個賬戶體系,做了計算體系,我們主要是整合各種支付讓我們的客戶獨立運營,我們做商業的CRM、會員系統還有商業的收銀系統,我們全部打通,給客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包括城市通方案,城市平臺路內、路外一體化的方案。我們的思考原點是如何滿足我們的客戶,從基礎管理、增值運營、合作開放,捷順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去給我們的客戶賦能,如何令我們的系統實現客戶更大的價值,然后才是互聯網停車的運營夢想。捷順做了很多移動應用,捷順的APP沒有花大力氣做,我們更多的是開發接口給用戶和同行用,包括在恒大、中海、碧桂園,他們的移動應用里面,他們應用的功能都是捷順提供的接口幫他們實現。
第三個話題,和這個論壇有些關系。以前我們扎扎實實賣設備,互聯網的到來讓大家都想講我們互聯網的故事。互聯網停車在深圳已經*,互聯網停車全國有幾十家還在,每家有兩三百個廠子能帶來什么,能實現運營的變現嗎?我們可以買保險、可以加油、可以洗車,但是在每個互聯網公司聊,你有幾家真正掙錢?數據真正的互聯互通才會創造更大價值,而不是每家都隔離開來,每家都做一兩個停車場然后講自己的故事。互聯網將回歸行業的本質,停車是一個行業,停車不是一個載體。這個行業是很重的行業,這個行業有很多很多需要停車人深耕挖掘,絕不是忽悠的載體。它終將回歸行業的本質,服務于社會的本質,而這個行業政府、交通城建部門將成為互聯網停車的城市頂層設計者。在這里我想提出一個概念,共享、開放、城市化、生態化是互聯網停車的終發展方向。每家都有共享的思路、開放的思維,互聯網停車將走向城市化,后可能入口是一些百度、高德、支付寶、微信等等,終我們一起打造生態,我們可能是硬件設備供應商、平臺的運營商,或者數據的服務方,在這里面有不同的角色。
我們現在做一個個項目,我們現在收到政府各種關于互聯網停車建設的要求,也有強制性的發通知,你3天以內必須把數據全傳給我,也有以運營的要求,你必須滿足我的要求才可以發牌,也有人談合作,怎么樣去合作,讓你幫我鋪停車聯網,把數據和政府連接起來。不管是哪種方式,停車場的互聯互通是一個方向。每家都要思考我們和城市平臺如何互聯互通,到后產生更大的效益。
終的結果應該是一起聚場景、聚服務、聚用戶、共享用戶、建立全生態的體系,在生態體系里終決定生態體系分享的互聯網停車的紅利,不盡然是多少C端,也有可能是多少B端,你構建什么樣的生態體系,生態體系里面有多少的份額,所以我在這里還是想再次呼吁一下,我們做停車產業的同胞們,應該靜下心來建我們的能力,打造我們生態體系里面我們的一個份額,而不僅僅是去跟風追潮流。
城市停車這塊再提一個觀念,城市停車提了幾年,更多是談路內停車,包括深圳和很多城市都是談路內停車。再往下,城市停車重點不應該局限于路內,路內我想基于和路外停車和場內停車相比是很簡單的,產權是非常清晰的,政府一家說了算,一種簡單的收費方式就可以解決。路邊能夠解決的停車問題也是非常有限的,往下一定是社會化的停車場,而社會化停車場如何互聯互通才是城市停車的難點,才是城市停車的方向。在這里城市停車將來的方向應該是這個蛋糕很大,應該是我們做路外停車、場內停車的重點,這塊我們要大力打造。
以前很多人認為捷順是做道閘的,這些年我們做了很多建設,今年我們換了Logo,提出新的口號,捷順是一家以智能硬件為載體,提供各種生態企業建設的服務商和運營商。捷順有很多優勢,但是我想我們重要的還是整個全套的產品線,研發和制造、定制的能力,擁有強大的覆蓋全國項目實施和售后服務的能力,我們23家分公司,130家經銷商,2000多的地推人員,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捷順25年始終專注于這個行業,每年的研發投入也非常大。我們形成的一些案例,包括地產類、城市交通類、智慧停車類,我們都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
捷順目前是非常開放的戰略,我們愿意和行業互聯互通,相互渠道接入。我們更愿意和行業的深耕者,而不是炒作概念者,我們共享共建捷順的生態體系,促進行業的互聯互通進程。捷順愿意與區域的集成商、代理商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希望從公司戰略合作方面提供非常優惠的,包括硬件平臺、OEM的硬件產品,獨立部署運營平臺,開放平臺接口,免費定制移動應用,這是運營體系建設,是我們想提的第二點。我們誠招城市級經銷商、運營合伙人,捷順可以參與一起投資,可以作為任何形式的合伙人,提供資金、技術、3年分期存量升級改造資金支持,支持獨立運營、聯合運營。捷順將積極參與城市停車建設,捷順參與、助力城市停車平臺建設、停車應用社會化,與行業共建、共享新生態,包括系統建設、共同投資、聯合運營等各種方式。
后呼吁大家,停車行業至少是上百億的市場,停車產業現在看到很多,停車資產化、停車金融、停車運營,很多提出百萬億市值,可能有、可能沒有,但是很大,我們必須回歸初心,回到行業的本質,一步一個腳印,維護行業健康發展,共建行業新生態。
今天我大概聊這么多,祝愿行業健康發展、論壇圓滿成功。祝愿在座的各位,不管是同行還是我們的客戶能夠取得很大收獲。謝謝大家!
原標題 趙勇:開放、融合,用芯智造城市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