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商業社會的變化根源來自于技術的迭代和演進,行業、市場的發展勢必要會順應社會經濟與基礎技術的發展,但商業的本質并沒有發生改變,只要看清當下的趨勢,同時尋找內在發展的規律,不斷迭代發展,就能理解市場的本質。
國內安防行業邁入新的發展時期,越來越多安防企業將目光對準了民用安防市場。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消費級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和國外的普及度相比差距很大,市場是怎么了?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平均年收入30萬以上的中產階級數量達到1.09億,這些群體能創造近千億的安防消費市場。由于入行門檻低,近幾年大量安防廠商抓住互聯網機遇紛紛入局安防民用市場。各*的智能攝像頭、智能門鎖等智能安防產品層出不窮。
整個市場看起來欣欣向榮,實際上2017年的消費安防市場異常平靜,相關數據顯示,民用安防市場占比僅為6%,遠低于世界10%。究竟哪里出現了問題?
習慣難以改變
盡管技術發展飛快,但是用戶使用習慣不容易改變。如2011年iphone上就出現了siri,但是直到2017年,人們多也只會在無聊的時候調戲Siri取樂。
再說智能門鎖,盡管人們知道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開門方式,但是出于安全考慮,只有少部分人會主動放棄使用鑰匙。安防產品并非是生活必需品,用戶使用習慣的改變需要時間的沉淀和體驗的累積。
安防產品困境
就家用智能攝像頭而言,智能攝像頭一時之間確實吸引了很多用戶的關注,但是它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令人望而卻步。從央視新聞的抽查表示,大多數智能攝像頭的安全不達標。甚至有些平臺黑進攝像頭進行直播,極大侵犯了使用者的隱私。
消費安防市場巨大,相當誘人。但只有近距離接觸后才會發現這個市場并非觸手可及。
原標題 為什么安防市場看起來欣欣向榮,卻又那么遙遠?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