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新聞】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自優步自動駕駛汽車致人死亡事件發生之后,歐洲與美國對于技術的態度差異再度凸顯,歐洲更傾向于加強監管、緩慢推進以確保技術安全性,從而降低了事故的發生概率,而美國則力爭技術的。
據報道,上周末優步自動駕駛汽車導致一名婦女死亡案例發生之后,汽車高管們周二便提議汽車行業不應該急于求成,應該需要一定的時間以確保“技術正確”。會計師事務所德勤(Deloitte)自動駕駛專家哈羅德·普羅夫(Harald Proff)表示:“在涉及到自動駕駛測試時,美國總是樂此不疲、不計后果。但是,在歐洲,尤其是在德國,讓自動駕駛汽車在實際道路中測試,這方面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這意味著,有時候技術的進展并沒有那么迅猛,但是,這卻成功避免了更多慘痛的事故。”
在準許私人公司在公共道路上進行商業化自動駕駛測試方面,歐洲國家一直猶豫不決。其實,優步也已經在歐洲部署了具有一定自動駕駛功能的測試汽車,但是測試項目定在私人道路之上,或者車輛僅能以低速運行。
特斯拉與寶馬
Uber自動駕駛汽車致死案例與特斯拉Autopilot致車主死亡案例前后“呼應”。在2016年,一輛特斯拉Model S車主在使用Autopilot功能時,由于系統未能識別出藍天白云下半掛卡車的白色車身,直接導致Model S鉆入卡車車底,司機當場死亡。
當美國開始調查特斯拉自動駕駛死亡案例的后一天,寶馬CEO哈羅德·克魯格(Harald Krueger)便宣布了一項自動駕駛合作協議,而克羅格也反復強調稱,這次自動駕駛項目將“安全”,并指出技術目前上沒有達到一般量產的水平。目前,寶馬在歐洲、美國、以色列以及中國測試著40多輛自動駕駛汽車,而且集團計劃2021年開始在德國銷售一款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
周二,大眾集團CEO馬蒂亞斯·穆勒(Matthias Mueller)則呼吁稱,與其無端揣測優步致死案件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影響,不如行業先等待事件的調查結果。穆勒表示:“自動駕駛技術呈現出了不可思議的變革。不過,要想看到第5等級的自動駕駛汽車真正上路,這還將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先看看從內燃機車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難處,你就會知道這項變革的困難程度。”
英法德態度
柏林下個月即將開始的自動駕駛測試要遠遜于美國的測試項目。在美國,4輛自動駕駛巴士將沿著Charite醫院設計好的內部路線(非公共道路),運送醫生以及其他員工,自動駕駛巴士的高時速為20公里。
英國對自動駕駛測試也非常謹慎,但是政府也已經批準了公共測試。英國大的汽車制造商捷豹路虎去年便開始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了,而且英國政府表示也將投資2億英鎊(約2.8億美元)進行技術研發、打造必要的基礎設施以確保英國成為技術領域的。
在法國,過去兩年里,政策也發生了巨大轉變,政府也已經批準了更多的自動駕駛測試項目,包括在公共道路上的測試,不過這些規定依舊非常嚴格。測試項目被嚴格限定在了非常小的地理范圍,而且自動駕駛汽車僅允許在沒有行人的地方,比如高速公路上,進行高速運行。
雖然政府要求一名經認證司機需要一直在自動駕駛汽車內,以便在故障發生時接管汽車,但這并不能保證可以防止事故的發生。在優步自動駕駛汽車致死案例中,車內依舊有一名人類司機在當值。
行業研究機構La Fabrique去年12月曾表示:“對自動駕駛汽車進行政府監管,還是自由測試這一問題在歐洲是一項廣泛文化爭議的一部分。對于那些未知或有潛在危險的技術,歐洲更傾向于保護民眾,而非是創新與進步。”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