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品牌專欄】日前,我國首份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年度報告——《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2018年度工作報告》出爐。報告顯示,2018年北京市共為8家企業的56輛自動駕駛車輛發放了道路臨時測試牌照,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已安全行駛超過15.36萬公里。
這份*中國特色的報告,是由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在北京市交通委、交管局以及北京經濟與信息局指導下發布的數據。不僅成為過去一年北京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的初步答卷,更成為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推動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成績單。
2016年10月,為落實北京市、河北省與工信部簽署的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框架協議,在北京市經信委的指導下,千方科技聯合汽車、通信、互聯網、交通的多家聯合組建成立“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負責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示范區建設、管理與運營工作。2018年3月15日,創新中心被正式授權為北京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第三方服務機構,全面負責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申請、現場審核、日常監管等工作。
創新標準 守住自動駕駛的底線
在自動駕駛領域,政策創新的重要性與難度,遠高于技術創新。自動駕駛產業面臨三大問題,測試難、評價難、上路難,影響這三個核心問題的是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多年來,創新中心一直努力推動統一標準,參與制定了《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能力評估內容與方法》(T/CMAX 116-01—2018)、《自動駕駛車輛封閉試驗場地技術要求》(T/CMAX 116-02—2018)等標準,推動了自動駕駛車輛的研發與測試工作。
自動駕駛汽車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這也意味著不同區域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標準的差異。結合京津冀的道路條件,創新中心積極研究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要求、測試管理辦法等內容,深度參與《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指導意見(試行)》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標準的制定,推動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政策的發展,為自動駕駛測試系上“安全帶”。
車路協同測試
復合場景 多維度推進“路測”闖關
自動駕駛汽車如何上路一直備受關注,與人考駕照一樣,自動駕駛車輛也要通過“路測”闖關才能拿駕照。
為了自動駕駛產業更好的發展,創新中心著手打造了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區海淀/亦莊基地,為測試企業搭建城市、鄉村場景的測試條件,以多樣化的場景能力實現對交通場景的高度模擬,從更宏觀、更安全的角度推動自動駕駛落地。
2018年2月,海淀基地作為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封閉測試場正式啟用,而即將開放的亦莊基地,占地面積達650畝,覆蓋了京津冀90%的高速場景、85%城市場景、80%的鄉村道路場景環境,提供隧道、高速收費、服務區、鐵路道口、雨霧模擬、光照模擬等測試場景,以全面滿足乘用車、商用車等自動駕駛車輛研發測試及T1到T5的能力評估測試需求。
在進入公開道路之后,面對復雜的真實交通環境,北京市在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淀區、順義區、房山區四個區域,累計開放了4個區域的44條道路,共計123公里,覆蓋了多樣化的城市交通場景。2017年,千方科技成功完成對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中路至博大大廈路段12公里道路的網聯化改造,建成全國首條智能網聯汽車的實際開放試驗道路,并投入運行。
北京市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情況
目前,創新中心初步形成虛擬仿真-封閉場地-開放道路逐級聯動的測試評價服務體系,建成自動駕駛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服務公共平臺。憑借著全面測試體系,已為百度、上海蔚來、北汽新能源、戴姆勒、小馬智行、騰訊、滴滴、奧迪等八家企業提供了標定、測試、驗證等技術服務。
自動駕駛是人們對智慧出行夢寐以求的目標,值此風口,相應的測試與部署的環境、技術標準體系與規范都成為時下關注焦點。未來,千方科技與創新中心將繼續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導下,深化產業共性平臺建設與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檢測等工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提供更多保障,助推自動駕駛照進現實。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