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盡管平安是人們一直以來的追求,但至少在駕駛這一方面,許多人仍舊將一時的便利排在生命安全之后,酒駕、醉駕屢禁不止。
2019年6月22日晚,重慶云陽縣一輛轎車在街道上橫沖直撞,造成多人傷亡。警方通報稱,肇事駕駛員系酒后駕駛,被控制時尚處于酒后意識模糊狀態。面對酒駕,如何防患于未然?這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酒駕頻發 安防技術提供解決之道
飲酒后8小時內,或者醉酒后24小時之內駕駛車輛成為酒后駕車。駕駛員酒后駕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5倍,30%的道路交通事故由此引起。
6月15日,2019年“除隱患、防事故、保大慶”交通安全整治攻堅戰當天,全國各地現場查處酒駕醉駕就達4000余起。輝煌戰績背后,也折射出酒駕醉駕普遍程度。對此,社會各界有何解決辦法?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大數據、人臉識別、生物識別等相關安防技術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
大數據監控重點人群
目前,警方正與網約車企業積極對接,將參考網約車平臺酒后代駕大數據,根據代駕訂單分布和流向規律,針對性地分配警力,在酒駕高發區域、路段設點排查,并根據往年酒駕查處數據和酒駕事故數據,將全年每天劃分為不同酒駕預警等級,推出酒駕查處日歷,保證每天都查酒駕。
此外,依托大數據平臺還可以建立“高危人群重點監控模塊”,通過城市大腦、智能交通平臺,對具有多次酒駕記錄的人員實施動態追蹤監管。
查酒駕 人臉識別“說”真話
在查處手段上,除大數據外,警方還將建立酒駕醉駕生理特征模型,利用高清攝像頭等監控設備,通過人臉識別,實時向交警推送酒駕醉駕嫌疑車輛信息。目前,這一技術已在全國多地推廣使用:
浙江義烏在主要路口路段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并將重點交通違法行為人名單錄入數據庫,實現人臉識別自動抓拍、鎖定證據,打擊嚴重酒駕醉駕等違法人員;
吉林省到2019年末將在全省范圍內利用高清攝像頭等監控設備,通過人臉識別查處酒駕醉駕行為,并探索建立生理特征模型,研判,幫助交警實時攔截查緝。
當然,預防酒駕也可以從駕駛員坐上駕駛座的那一刻開始。華為正在研發一項新系統,能夠基于駕駛員面部表情、手勢、談話以及精神狀態,整合駕駛員與車內環境圖像,識別車主是否酒后駕車并可報警,從而保障駕駛與交通安全。
指紋暴露酒駕信息
大多數人對于指紋識別的認識,于用來辨別身份的加密技術。不過,科技在進步,指紋識別領域的進展同樣勢不可擋。
薩里大學與荷蘭法醫研究所、智能指紋研究機構共同開發出代謝指紋檢測技術,只需簡單采集指紋,就能在駕駛員識別身份的同時判斷是否酒駕或者服用過其他非法藥物。
一山還有一山高,或許在未來,技術安全性能的提升,能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其走向更大應用空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