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5G引入了高速移動通信、大規模機器通信和低時延高可靠三大應用場景,而為克服傳輸網絡的性能瓶頸,邊緣計算成為其核心網絡技術之一。如今,5G+邊緣計算將迎來一批新興應用場景,安防前端智能化即是一例。
5G的普及將加大安防對邊緣計算的需求
隨著雪亮工程、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項目的不斷推進,目前,我國一個二線以上城市的監控攝像頭數量就可能達到百萬量級。若將這些攝像頭產生的原始視頻傳送到云端進行分析,耗費的資源可想而知。
5G帶給安防4K/8K等超高清體驗,并使海量終端接入網絡,但與此同時,通信網絡的承載負擔無疑也在之前的基礎上被大大加重。按照2021年智能攝像頭滲透率達到45%測算,預計國內智能安防前端硬件產品空間在2021年預計將超過1500億元。因此,安防智能攝像頭對邊緣計算的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
邊緣計算成為智能安防產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面對5G帶來的海量數據,邊緣計算能夠在近端進行處理,減少在云端之間來回傳輸數據的需要,可對生物識別、人群分析等結果進行處理,將智能場景從昂貴笨重的硬件設備中解放出來,提高智能安防的落地效率和復制速度;攝像頭也可以將海量監控數據就近存儲起來,為用戶提供就近高速可存可分析的業務體驗。
而在安防智能化過程中,了許多舊式設備,這些設備與新興設備難以互通,但邊緣計算能夠將舊式系統使用的通信協議轉換成現代聯網設備能夠理解的語言,這意味著舊式設備能夠與現代物聯網平臺實現連接,省下大量的設備更新費用。
隨著聯網智能設備的增多,數據安全也日益受到各方重視。在某些情況下,邊緣設備能夠在收集和本地處理數據而不必將這些數據傳輸到云端。因此,敏感信息不需要經由網絡,即便云遭到網絡攻擊,影響也不會那么嚴重。
邊緣計算會取代云嗎?
當邊緣設備開始具備AI能力時,將有越來越多的邊緣設備接手云端的大部分工作,甚至有人認為,云計算后可能只剩下儲存用途而已。
不可否認,在5G與物聯網崛起的未來,僅靠云計算進行處理將成為歷史。但邊緣計算的目的并非取代云計算,而是滿足更快響應的需求。云端則更像是集中式協調管理的角色,成為一個具有分布式集體智慧的云端大腦。可以預見,云計算與邊緣計算兩者互補,將驅動安防行業人工智能應用邁入新的層次。
結語:邊緣計算的優勢使得安防行業與之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邊緣計算的部署下,安防場景能夠更好更快地落地實施。不僅是安防,整個物聯網設備均對邊緣計算有著巨大的需求,隨著5G技術與AI芯片的崛起,邊緣計算的未來可以期待。智能攝像頭、機器人、智能傳感器……未來,智能終端將覆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目前來看,還有許多領域未被行業巨頭完全覆蓋,這將成為眾多中小企業深入探索的良好機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