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隨著城鎮化率不斷提升,外來人口大量涌入,常住人口“”城市即將增加,這也造成了復雜多變的治安情況。在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如何用技術手段管理流動人口?
無論哪種流動人口,都需要住宿;而無論居住條件如何,門鎖都是不可或缺的設備,起到身份驗證的作用。因此,許多地區開始嘗試利用智能門鎖來管理流動人口。
目前,大多數省市選擇建立“智能門鎖+APP平臺”的模式收集、整合、應用流動人口信息。在安裝"智能門鎖"后,電子鑰匙就會發放到承租人手中,承租人通過APP下載注冊,即可實現實名認證信息的采集與上傳,這相當于把實名登記系統濃縮到一把門鎖上。
鎖與承租人的對應既免除了房東與租客登記信息遲報、漏報等責任,又能滿足公安部門對出租房和流動人口的管理要求,同時惠及出租方、承租方和管理方,幫助公安機關及時發現可疑情況,從源頭上剔除危險源。以河北邢臺為例,據燕趙晚報報道,截止2019年9月19日,邢臺已安裝智能門鎖的出租房為856間,已完成采集各類信息21000余條,抓獲在逃人員3人、違法*前科45人、吸毒人員15人、肇事肇禍精神病人1人。可謂成效斐然。
不同于日常使用場景,要想通過智能鎖實現對流動人口的管理,首要條件就是覆蓋面要足夠廣。然而,我國智能門鎖滲透率并不高,4億家庭智能鎖滲透率僅有5%左右,B端運營的租賃公寓滲透率稍高,約為10%。這顯然并不能滿足公共安全部門對流動人口管理的需求。
對此,許多地方亦有應對措施。首要的辦法就是加大推廣力度,推動智能門鎖在租房市場的覆蓋率,某些地區還會提供安裝優惠等;在滲透率逐漸提高的過程中,優先推動重點關注區域的智能門鎖使用率,則能夠有效提高該區域的安全水平。毫無疑問,智能門鎖在租房市場將逐漸普及。
在智能門鎖安裝后,如何進行后續工作是重點。智能門鎖不僅應用于流動人口登記,還能提升社區治安水平。以杭州沈家社區為例,社區所有智能門禁均顯示在電子地圖上,哪扇門沒關好,或者被人故意用磚頭之類的障礙物擋住,就會進行提示,以便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檢查。此舉大幅減少了該小區的治安事件數量,并且上門推銷、單元門貼牛皮癬等行為也有所緩解。
結語:利用智能門鎖來管理流動人口是公共安全部門的有益嘗試,不僅能夠便利房東與租客,還能夠減輕基層民警的工作量,大大提升社會治安水平。當然,這還需要與其他措施配合,才能實現對全部流動人口進行有效管理的目標。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升治安管理水平,有些地區的管理系統還會記錄租客日常出入的頻率,此舉是否得當?如何平衡公權力監管與私人隱私?這也是相關部門需要思索的課題。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舉措對智能門鎖市場來說也是重大利好消息,困擾智能鎖行業的銷量、市場開發等問題將得到緩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