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智慧城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城不同”若向北京向南100多公里走去,會發現經過時間的洗禮,河北的幾處村鎮已似換了人間。
2017年4月1日,新華通訊社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如今2022年已迎四月天,雄安新區的建設也已有五年光景,“五年為限,雛形初顯”,這意味著,雄安新區從開始的一張藍圖,如今要交付“實物”了,也是時候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眾人面前了。
回到2017年,是河北雄安新區的規劃元年,同樣也是人工智能已邁入深度智能的關鍵之年,人工智能新興技術正在急迫尋找商業落地的可行路徑。
《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構建全域智能化環境,建設綠色低碳之城。”
作為一座后起之秀的智慧之城,雄安新區無疑成了人工智落地的最佳試煉場,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社區 ……等智慧場景在這里漸漸落地開花。
數字孿生智慧城市的建設、智慧燈桿的搭建、智能樓宇的落地……都一一在雄安新區的舞臺上施展拳腳。
數字孿生城市
關于數字孿生智慧城市,《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作了方向性指導:“堅持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率先推進數字孿生城市建設。”
“數字孿生城市”可以通過交通、能源、安防、環保等各系統海量的物聯網感知終端,可實時全面地表述真實城市的運行狀態,構建真實城市的虛擬鏡像,支撐監測、預測和假設分析等各類應用,實現智能管理和調控。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已然有好些年頭,從概念提出到場景落地,參與其中的玩家深知行路之難,建設之難,落地之難,可幸的是,在不斷地摸索中終是摸出了一些門道。隨著新興技術的日益成熟,如今數字孿生城市已經在雄安新區有了落地實踐。在國外,法國雷恩、新加坡相繼開展了數字孿生城市項目實踐。
雄安新區依托以“一中心四平臺”為核心的智能城市基礎框架,與實體城市“孿生共長”。
所謂“一中心”是以雄安城市計算中心為核心的協同城市計算體系,“四平臺”分別是物聯網統一開放平臺、公共視頻圖像智能應用平臺、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塊數據平臺。
據悉,雄安數字城市平臺是全國首個城市級CIM平臺,該平臺不僅囊括各種建筑物的數字模型資源,還可以跨越“數字鴻溝”把城市各專業數據進行集成,從而構建成規劃一張圖、建設監管一張網、城市治理一盤棋的新格局。
那么2022年,雄安新區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將如何部署?
近日,在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管理》刊發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八周年系列文章之五|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一文中提出:
▎“加快智能城市建設,編制完成22項智能城市標準成果,以“一中心四平臺”為核心搭建智能城市基礎框架,完成全國首個城市智能基礎設施平臺體系,設立區塊鏈實驗室,加快推進未來城市創新中心、智能交通示范區、數字產業創新基地建設,基礎平臺、體系架構、協同運行機制基本成熟。”
可見2022年,雄安新區的數字孿生城市平臺搭建已邁入交付階段,此外,作為數字孿生城市的重要技術之一區塊鏈技術在這一年或將取得新的突破。
而在未來,隨著雄安新區數字孿生城市一旦成功試點,相繼各地區數字孿生也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智能交通
關于智能交通,據雄安思極報道,雄安新區已完成4款車路協同智能終端(RSU)研發,順利通過射頻及道路測試,并在中國國際數字博覽會雄安展區參展。此外,還推動了雄安集團交通公司車輛調度平臺和車載終端試點成功上線,助力城際交通平穩運行。
在雄安新區智能交通建設期間,智慧物聯玩家的身影也有浮現。早在2016年,宇視科技依托可視智慧物聯戰略,實現北京大七環監控系統覆蓋,G4京港澳天下第一路(河北段)通聯北京與雄安新區的項目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為配套搭建車路協同的系統化應用,雄安新區于2020年建設了5G智慧燈桿,以4G/5G+LTE-V智慧燈桿為載體,實現道路4G/5G網絡覆蓋的同時,還在燈桿上同步掛載LTE-V與路側傳感器設備,從而驗證多功能復合桿柱對智能交通的支持能力。
智慧場景的落地正為“四橫八縱”的交通插上數智化的翅膀,從而助力雄安新區整個城市的數字騰飛 。
智能建筑
“綠色低碳”已成為各個城市智能建筑建設的重要出發點,雄安新區亦是如此。相關領域專家表示,2022年是雄安新區大規模開發建設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隨著為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服務的基礎設施的開建,新區綠色智慧建設已全面提速。
位于容東片區東端的G組團安置房項目是雄安新區智能建筑建設的標志項目之一,據悉,該項目預計可以年節約用電共計110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煤1340噸,減排二氧化碳10870噸,其綠色、低碳的設計應用在全國有著標桿意義。
除了數字孿生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建筑建設,雄安新區在生態保護、公共服務方面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2022年,雄安新區的建設依舊步履不停,據悉雄安新區今年第二季度集中開工項目53個,總投資達880億元,涵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
可以看出,雄安新區以“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為初心,5年時間,從“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后再開工”的縝密頂層設計到“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大規模實質性建設落地,一座智慧之城正拔地而起,已隨日月換新天。